生態解說

如何做個人的「濕地生態手記」?(二)

第二章 濕地生態環境的觀查

一、濕地的泥土
  很多人以為沿海濕地經常受到潮汐運動的影響,所以都是沙灘,這是錯誤的想法。到了濕地俯身用手摸摸土地,你會發現,不同的濕地,土的顆粒粗細都不一樣。有些都是砂子,眼睛可以看到是一粒一粒的砂子,那是「砂灘」,例如桃園海邊的「圳頭濕地」,就是在海邊近岸的砂灘地上。
  有些濕地是更大的顆粒組成的,那是「礫石灘」。臺東「知本溪出海口」就是一片礫石灘濕地,而且還是相當大的礫石。礫石與砂粒有什麼不同呢?礫石的尺寸都超過零點二公分;砂的顆粒都小於零點二公分。如果你不知道零點二公分有多長,帶一把小尺去量一量。
  有些濕地的組成顆粒是「泥灘」,用手摸起來有砂子的堅硬磨利感,但有一部份泥質的光滑黏細感,這種土用眼睛可以看出來,但是無法分辨顆粒的大小,泥質是小到人的眼睛看不見的小顆粒。如果用手摸的感覺是泥質少於砂質,那就是「粗泥灘」,在宜蘭冬山河口的「五十二甲濕地」、曾文溪口的「七股濕地」都是粗泥灘,臺灣有相當多的沿海濕地是屬於粗泥灘濕地。如果泥質多於砂質,就是「細泥灘」濕地,例如:臺北「關渡濕地」,新竹「客雅溪口濕地」,都是屬於細泥灘濕地。
  走在沿海濕地上,手是很好的工具。不要擔心弄髒,摸完了以後,用攜帶的水清洗一下,立刻把自己的發現登記在手記上。切記,不要去摸濕地附近的馬路、柏油路、石頭路,或是隄防、防波隄,那些都是外來的,不是濕地本身自然的泥土組成。
二、濕地的水潮
  沿海濕地是地球上水流變化最複雜的地方,如果能夠充分了解掌握每一個沿海濕地的水流變化,一定是觀察大自然的高手。在臺灣,無論是生態界,或是工程界都很少有這種高手。你可能會聽到有人去濕地看鳥、看招潮蟹、看水筆仔,但是很少聽到有人去看水,為什麼要去看水呢?去濕地不是要看平常看不到的東西嗎?
  其實,一個沿海濕地是正在面臨「沈積」或是「沖蝕」?是「老化」、「成熟」或是「未成熟」階段?是在「劣化」還是「正常」?這三個濕地生態環境的重要問題,都可以由濕地的水觀察出來。一個善於觀察大自然的人,絕對不是天生的,必定是被訓練與長期經驗累積產生的,這就是教育的目的,沒有訓練的人到了濕地只能說:「嗯!我看都是砂子,都是水嘛!」
  沿海濕地常是在河川與海水的交會處,所以海浪、潮汐與河川的流量,能夠決定有多少的砂、泥 、或礫石留在這淡、鹽水的交會之處。當砂、泥、礫石等固體的顆粒,留下來多於被水流帶走,這個濕地是在沈積中;反之,顆粒逐漸流失的濕地是在被剝蝕的狀態中。
如果你觀察的濕地是在沈積中,你就能預測這塊濕地面積會愈來愈大,看得到的海岸線會愈來愈向海洋退過去,比較隆起的濕地到後來逐漸會成為乾地。
  反之,如果觀察的濕地是在剝蝕狀態,就是在逐漸的消失中,海岸線向內陸侵蝕,濕地的積水漸深,潮水會愈流愈進內陸,濕地的坡度將會愈來愈陡。
  只有探訪濕地一次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的。必須幾次的前往,並且每次都到固定的地方。選定一個地上不易被改變的地標:像是固定的人工混凝土塊、橋下有刻度的尺條、一道隄防等。觀察是不是逐漸被濕地泥砂淹沒,或是愈來有愈多的地基部份,因著泥砂被海浪的沖蝕而逐漸外露。為了做幾次觀察的前後比較,能在固定的地方,以固定的角度去拍攝照片,是作個人濕地手記一種很重要的紀錄方法。通常一個月去拍一次,或是二、三個月去一次,而能連續二、三年,就可以很準確的比較出濕地正處於沈積或是剝蝕,也足夠當科學的證明。拍攝紀錄時,不要拍一個會移動的物體,例如一條停泊的小船。尋找不變的標竿為長期觀察的基準。
  直到目前為止,臺灣還很少有對一塊濕地某一個固定地方作拍攝照片紀錄。沿海濕地的開發或是保護,常常是工業開發者與環境保護團體的爭執話題,雙方都可以找出支持他們的論點或是證據,從資料中你就可以分辨出,誰是真正的為沿海濕地作一些腳踏實地的事情。這就是濕地變遷的最好紀錄之一。另一個沿海濕地處於沈積或是剝蝕的方法,是觀察水流的混濁度。水中含的顆粒愈多,水看來就會愈混濁。
  當潮水在高潮時,水會流進沿海濕地,潮水是受月球吸引力的影響,每十二小時二十五分就會有一次高潮產生。觀察沿海濕地的人,應該學會看河口水流的方向,是由海往內陸推進,這是漲潮的時候;反之,河口水流是向海的方向,這是退潮的時候。不過,有時漲潮與河水的力量相抵消,河口的水流也會呈現停滯現象。
  在沿海濕地的週邊找到水進出的地方。怎麼找呢?水進出的地方,有時會有一個水門的結構物,如臺北「關渡濕地」、臺南「七股濕地」黑面琵鷺的主要棲地上,都可以很容易辨認。有時水的進出口就在濕地最接近海岸線的一端,如宜蘭「無尾港濕地」。而有些濕地就沒有明顯的進出水口,都是靠著濕地週邊許多低窪的潮汐小溝進入,如臺北關渡的「紅樹林濕地」、新竹的「香山濕地」、彰化的「大肚溪口濕地」等。
  當流進濕地的水流比流出濕地的水流更混濁時,這時濕地處於沈積的狀況;反之,流出的水較混濁時,則濕地是處於剝蝕的狀況。一個處於沈積的濕地,代表這個濕地仍在擴張形成,處於沈積濕地的地形會逐漸地隆高,濕地會走向「陸域化」變成乾地,這是濕地存在的另一個警誡。
  潮汐小溝的多少,是判斷沿海濕地是否老化的關鍵。潮汐小溝是自海岸線,或是自河海交會之處的河口,向濕地延伸的水溝,在高潮時大量的潮汐可以流進濕地。在臺南「七股濕地」上或是新竹的「承安濕地」裡,潮汐小溝仍然是漁民搭著竹筏板船進出的水路,甚至有時仍然可以看到成排的牡蠣架子掛在潮汐小溝旁。當夕陽西下,看著潮汐小溝的小舟、彈塗魚、小蟹、蒼鷺……非常美麗安祥的。
  愈密集的潮汐小溝代表沿海濕地形成的時間愈短,是仍屬於幼年期的濕地;反之,愈成熟的濕地,地表已沈積隆高,潮汐小溝漸被淤塞而減少。老化的沿海濕地,幾乎消失了潮汐小溝,濕地的地表愈為平緩,呈現陸域化現象。陸域化或是老化的沿海濕地,陸生的植物會逐漸內侵,水生植物會逐漸的消失,所以由植物的群落演替也可以判斷沿海濕地化育的程度。是仍屬幼年期?或已至成熟期?還是老化了?觀察沿海濕地時,注意陸生的木本植物離海岸線有多遠,海岸線旁長有木本植物的地方,常是已經是老化的、乾燥的濕地。
  「海埔地的開發」是人類對老化沿海濕地的使用方式。在桃園中壢老街溪出海口的老化濕地,有人在那裡種出有名的桃園小玉西瓜;在彰化員林大排水溝的出海口,有人種出高梁做掃帚,那是最具環保的掃帚;在新竹客雅溪口,有人開鑿出一個魚多的金城湖;在雲林臺西的海口邊,有人種了一片片的花生田;在嘉義東石的海口邊,有許多接連的魚塭。這些使用,給當地人帶來合理的經濟利益,而且又不具有污染性的危害。走在濕地旁,不妨對週遭的土地使用多看一眼。一般農人會種作物的地方,土地應該比較低鹽分了,也就是那些老化的濕地,已經不受海水潮汐的影響,只受雨水,或是地面灌溉水的影響了。
  老化不是劣化,老化是一種自然的程序。但是劣化是一種人為對沿海濕地的不當開發或是使用,導致濕地的品質劣化,而威脅濕地上的水生動物的生存,進而破壞棲地的生物多樣性,使得棲地上的鳥類、蟹類、魚類、螺類等種類上的劇減。
  沿海濕地的劣化,令人憂心。許多沿海濕地,因為位處邊陲地,不容易獲得大眾的注意,逐漸的因水污染而毒害了使用原來水域的生物,逐漸的被廢土傾倒而加速其陸域化;逐漸的被垃圾覆蓋而滋生蚊蟲,空氣惡臭;逐漸的被放生吳郭魚、烏龜而導致其他魚類無法生存;逐漸的被縱放成流浪狗的飼養場,以致珍貴野生鳥種被咬死;逐漸的被拿來當作吉普車練習場,以致濕地的地形被不當改變;逐漸的被不當的工業開發,以致棲地的理想特性被破壞。
  走在沿海濕地上,用一用你的眼睛,看水面上有沒有漂浮著垃圾,即使是眾所周知的臺北關渡的「紅樹林濕地」,仍然有不少的塑膠盒在水面上飄浮。注意濕地裡有沒有野狗,你會發現不少有愛心卻不一定有見識的人,在臺北「關渡濕地」與宜蘭「無尾港濕地」裡餵食流浪犬。更糟的是,有人進入濕地捕捉生物,用魚網、蝦籠、鳥架……如果你看到,除了報警之外,也可以紀錄下來,成為濕地管理的追蹤。
  有些濕地是可以聞到像臭雞蛋的腐臭味,這是硫化氫的味道。如果你聞到這種味道,就知道這個濕地已經嚴重劣化了。硫化氫是有毒的氣體,產生在水流停滯,水中缺乏氧氣的濕地中,聞起來就像臭水溝似的。有硫化氫的濕地,魚類容易中毒死亡,蚊蟲滋生,甚至影響附近居民的健康。會有這種沿海濕地嗎?到屏東的「東港濕地」、高雄的「高屏溪口濕地」、新竹的「客雅溪口濕地」,你會發現除了海風的鹽味外,還有別的味道呢!而且是不太好的味道。劣化的濕地,鳥是不是就不會來?不一定!有些劣化的沿海濕地鳥還是很多。例如新竹「客雅溪口濕地」,水又黑又臭,又有一個垃圾場,臭得不得了,洗垃圾車的水都流進附近的水域,你想這裡大概沒有鳥了?錯!小白鷺多得很,一大批像是披著雪白舞衣的天使,卻在垃圾邊饑餓的覓食,很不相稱的畫面。臺北縣二重疏洪道的「塭子川口濕地」,是當地一個有名的濕地,很多人去那邊賞鳥,但是塭子川的水匯集泰山、五股、蘆洲工業廢水之精華,水中有毒的重金屬鎘、鉛、銅、鉻等,幾乎應有盡有,水裡也幾乎沒有魚了,但是水邊的鳥類倒是不少,實在氣人。鳥是一種遷移性強的生物,所以不一定與我們觀察到的濕地有直接的相關,鳥類可能來這裡棲息、唱歌,不一定在這裡覓食或喝水。濕地裡的鵜鶘
  不過小白鷺或是蒼鷺、尖尾鴨、綠頭鴨都是耐污染的水鳥,對於環境比較敏感的黑面琵鷺、高蹺行鳥、翠鳥等就不會來這裡棲息了。
三、濕地的氣候
  我們很難用水鳥的角度,去判斷牠為什麼捨天下之大,獨來某一塊的沿海濕地?我們又不是水鳥,豈能懂得鳥的心底事?但是某些特定族群的水鳥,常在特別的時候飛來,是會提供我們一些可以歸納的線索。
  「春江水暖鴨先知」,所以水鴨的遷移是與水溫或氣溫是有密切關係。溫度是影響環境生態的一個重要因子,所有生物的活動都受溫度的影響。現今出門帶一支小溫度計,已經很少人有這種習慣了,但是在十八世紀的科學家,只要有一支溫度計,到處量來量去,就可以知道很多的事情。到沿海濕地觀測,帶支濕度計(最好有塑膠套裝著,以免破碎),量測濕地裡的水溫與氣溫,並把量測結果紀錄到個人的「濕地手記」裡。一、兩個溫度資料可能還看不出什麼,連續的紀錄,你會自己發現很多「第一手」的結果。例如,某一種水鴨只適合某一個範圍之內的水溫,曾經發現水溫太低時,臺北「關渡濕地」的水鴨,會遷移至水溫較高的淡水河華江橋下。另外,在宜蘭的「無尾港濕地」也發現,水溫較高時,冬天的水鴨會在海邊成群出現,水溫較低時,水鳥就往無尾港濕地遷移,甚至往更內陸避躲風寒。
  除了溫度計,出門觀測時攜帶指南針(或指北針)是必要的。在沿海濕地邊使用指南(北)針,才能知道:濕地的東西南北方向與風吹來的方向、潮水進入濕地的方向等。風向經常會影響鳥類站立的方位,例如黑面琵鷺站立的方位,經常是頭朝著風向,減少海風對於身體的側向壓力。當然不是所有的水鳥都受風向決定站立的方位,有的是看上一隻水蟲,有的正在潮浪前端追逐,這都與方向無關,但是量測風向是必要的。
如何在濕地邊量測風向呢?首先,是由指南(北)針知道方位,再用食指放入嘴中,沾一點口水,再舉在空氣中,風往哪一個方向吹,迎著哪一邊食指的口水會先蒸發,感覺比較涼快。這種動作看起來有一點像忍者劍客,頗為有趣。臺灣一般是在十月到隔年三月,吹強勁的東北季風,四月到九月吹西南風。
  在沿海濕地能夠知道水溫與風向,就已經比一般人知道更多了,也可以增加自己濕地手記的珍藏寶藏了。

<< 如何做個人的「濕地生態手記」?(一) >> 如何做個人的「濕地生態手記」?( 三)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