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材 給阿銘的信


幫助哭泣的蘆葦──強迫焦慮症者

 
近代,精神醫學的發展,朝向弔詭。創造許多的病名,將更多的人劃入其領域,給各種精神官能症命名,但是治療的方法,幾乎都是給那幾種藥物。我是一個老師,也是學生的輔導者,面對許多精神功能異常的年輕人。我心想:這不是批評他們,怎麼不用功。也許是壓傷的蘆葦,在強風中啜泣,誰來扶持?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是一種心靈的痛苦,藉著重覆性的動作,如不斷地洗手,或不斷地關門,或不斷地檢查瓦斯開關,或重複呼喊幾個字,或喃喃地數算幾個式子等來減壓。我們保持乾淨,本該洗手,但是一天內洗手太多次,花了將近一個小時在洗手,就成強迫性行為。我們為了安全,本該檢查門窗,但是門已經關上,還要在門前一關再關,喃喃自語一陣才確定。發生幾次是有趣的行為,次數太多,停滯太久,機械式地重覆,則是生活上的困擾。

不要譏笑他們,不要不齒這些行為,因為他們也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可理喻。不要罵他們神經病,引發他們更多的焦慮。接納,才是治療的第一步。有強迫性行為者,最大的共同點,是「聯想力」或「想像力」特高,他們在受到壓力時,很快聯想到童年受壓的狀態,表現出服從指令的行為,如「飯後洗手」、「開門要關」、「瓦斯要關好」、「重覆背誦才記得住」。

他們經常是認真看待生命的人,所以小時候的經驗會記得,並探索其意義。只是探索要有一定的限度,要學習放手、交託。不要將自我無止境似的自尋,成為尋求解答的到底意義。如果自己控制不了探索,過去的情節又反覆重憶,請走到野外散步,野外有太多的花朵、草木、昆蟲吸引我們,不致落在一直纏繞同件的事上。此外,下棋、打橋牌、玩桌遊、讀書等,也會有轉換心思的果效。

有些人在童年就暴露在太多的社會事件中,長大後很容易有「文化焦慮」。一點風吹草動,就以為國家要完了;一點颱風地震,就以為世界末日到了。我有一個同學,每次一見面就對我說:「文亮,我告訴你,最近星座連一起,世界末日要到了。」我知道他是善良的人,無法控制自己的世界末日焦慮觀。我說:「如果明天世界末日,今日我還是來上課,夜裡,我仍和家人共進晚餐。現在,讓我們同喝一杯烏龍茶。」

強迫傾向者常是「完美主義」者,他們無法容忍成長中的缺憾,會放大問題,不斷重憶,揮之不去。甚至恐懼類似缺憾再次發生,而裹足不前,甚至將自己關閉在房間裡、衣櫃裡、廁所裡,造成家人的困擾。若在外發生,他們常躲入公廁,不肯出來,造成他人的緊張。我們成長的「過程」,是重要的,即使有失敗,別人傷害自己,或自己傷害別人,生命不用樣樣都好才是好,不用零誤差才能上路。

看啊!森林很美,但是每棵樹都有自己的問題,有的有蟲蛀,有的雷打過,有的火燒過,有的長不直,有的長不高等。但是森林的美,不因每棵樹的問題而打折,反而是見證,美的組成本多樣。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