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解說

如何做個人的「濕地生態手記」?(四)

第四章 濕地動物的觀察

招潮蟹

  招潮蟹是感潮濕地與紅樹林濕地的最吸引人的動物,很多人到濕地常是一到濕地,就被在濕地泥上快速移動的招潮蟹所吸引。招潮蟹是為於甲殼類的螃蟹,有八隻腳移動。很多人認為螃蟹都是橫著走,是不正確的看法,和尚蟹就是直行的。在新竹的客雅溪河口濕地就長有非常多的和尚蟹。
  招潮蟹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雄招潮蟹有二隻螯,一大一小。母的招潮蟹二隻螯都是小的。大的螯是用來打鬥與展示用,小的螯是掘穴,攝食用。大螯並沒有招潮的果效,不過招潮蟹在洞裡,有時洞裡水位會比較早反應出海水或河口水位的變化,所以潮水快要沒來時,招潮蟹就會離開洞口,往高處爬,而人反而要看到潮水來淹上地面,才知潮水來了。
  招潮蟹是雜食性的動物,腐爛的樹葉、有機質是主要的食物,有些招潮蟹會吃其他的招潮蟹。招潮蟹的築土洞行為是有趣的,有的洞還像煙囟堅出地面。招潮蟹進出洞口的方式,也值得觀察,是側身而這的方式進入。不同招潮蟹排出的糞球大小、形狀、排列都不相同。在泥質灘地與沙質灘地生長的招潮蟹種類也多不同,體積較小的弧招潮蟹喜歡在泥質灘地築穴,台灣特有種的台灣招潮蟹則喜於泥灘地築穴,所以不同招潮蟹的分佈也與灘地植物生長的密集度有關,蘆葦與香蒲 灘地的水流受較密集植株的阻橫水流較慢,水中沈澱下來的顆粒與以泥質為主,所以在蘆葦與香蒲,或生長較密的灘地,弧邊招潮蟹較多。反之,台灣招潮大多在水生植物較少或是紅樹林樹物長的較稀鬆的地方活動,這種灘地常有大浪淹及,水流較強,水中沈下來的顆粒也較粗質。所以觀查招潮蟹不是祗看招潮蟹本身,還可以看其周邊的土壤、水流與植物。

彈塗魚
  如果招潮蟹揮動大螯像是在濕地上演奏的小提琴手,那在濕地泥巴大跳躍的「彈塗魚」,就像是喜歡跳躍的芭蕾舞家。彈塗魚其實不應該稱為「魚」,因為彈塗魚大部份的時間都在水邊的泥濘地上活動,甚至漲潮的時候還會爬到紅樹林植物的樹上或根的上面。中國的成語中認為「緣木求魚」是不可能的,但是彈塗魚是可以在樹上抓到的。
  彈塗魚祗是長像如魚,牠的魚鰓可以直接吸收吸收氧氣,皮膚也可以呼吸水裡的氧氣,所以彈塗魚比較類似青蛙。彈塗魚也會在濕地上築洞棲息,並吃水中的有機碎屑。
  在濕地可以用手錶觀測彈塗魚,在一定的時間內彈跳的次數與距離,你會發現彈塗魚的前進速度竟是那麼的快速,尤其是被人嚇到的時候,更是像武俠裡輕功高手,在平坦的泥灘上跳幾下,就跳到很遠的地方去,快到連人都追不上。如果仔細的觀察彈塗魚的跳躍,是用堅硬的魚鰭拍打地面,使令身彈高向前,落地時是肉質的胸鰭,可以承受落下的力道。沒有彈跳時也可以用肉質的胸鰭在泥巴上爬行。
  彈塗魚有一雙大眼睛長在頭上,很少有生物把眼睛張在頭上,彈塗魚眼光比較高不是比較矯傲,而是為上注意天上有沒有飛鳥來摯,彈塗魚是許多鳥類的美食,所以彈塗魚常在看上空。彈塗魚若在水中,也可以看水裡,可愛的彈塗魚有一雙天上,水裡都可以看的眼睛,是一隻非常機警的生物。
  在都市污水污染的沿海濕地,即使水質污濁,彈塗魚仍然可以在水邊的灘地活動。雖然對於人為的污染有高度的忍受性,但是相信彈塗魚在這種水中是忍受,不是享受。
 

水蝸牛
  水蝸牛的行動緩慢,是良好的觀察對象。水蝸牛與陸地上的蝸牛不同。陸地上的蝸牛有四支觸角,但是水蝸牛祗有兩支觸角。大部份的水蝸牛如「田螺」,都是需要水中有充份的氧氣才能生存,在氧氣比較缺乏的水中,田螺就常在水面的邊緣活動。但是福壽螺就不同了,在氧氣非常少的水中,福壽螺一樣可以在水底活動,生命力強的福壽螺是從國外移進來的,吃掉很多的水稻與水草,在台灣四處汜。福壽螺一生都在水中活動,但是產卵時都要爬出水面,在水淹不到的稻桿、溝邊、石上,產下紅色的卵,這些卵沈到水就不能孵化了。
  田螺、福壽螺或是其他的螺類的外殼是容易觀察的項目,螺類的外殼大部份是螺類分派出來的碳酸鈣,如果水中缺乏鈣,或是水質偏酸,田螺的外殼是既小且薄,尤其在酸雨影響到的高山濕地,田螺就不容易生長。所以在濕地中遇到1~4公分大的田螺,水質大多偏中性,水中有足夠的鈣,供水蝸牛使用。
  一般田螺或福壽螺的殼愈大,代表生長的時間愈久。螺殼的尖頂到開口的中央線稱為殼輻,螺殼有的是繞著順時針,有的是繞著逆時針的方向生長。非常優美的螺線圖形就在長在動作緩慢的水蝸牛上面,不可以低估牠們,也許牠們是一流的數學家。
  「燒酒螺」是在鹽水濕地裡一種著名的螺類。這種螺類經常生長在泥質平坦的潮間帶,即在小潮時是海水淹不到,大潮時海水會淹過去,潮間帶因為有海水不斷的來去,更新有機營養份,又潮間帶的泥灘看似泥土一片於潮水水花來去之間,生物存在的跡象仍然處處可見。其中就生長有燒酒螺,或是可以看到泥灘上有燒酒螺爬過的痕跡,台灣西部彰化、台中的治海潮間帶就生長有大量的燒酒螺。
  長在潮間帶的燒酒螺有許多奇的生存本領,是值得仔細去觀查的,例如燒酒螺的外殼既硬且重,所以在大潮淹上時,燒酒螺不會被海浪捲起而四處碰撞,海水上揚的日子,燒酒螺仍然重要的沈在水底,不受影響。燒酒螺在泥灘上爬行的時候,常與泥混在一起,成為灰灰一條的泥棒,所以燒酒螺又有「泥螺」(Mud snarts)的名字,雖然沾滿泥土不太好看,但是可以避免被水鳥看見的危險,而且在陽光強的時候沾滿泥土也可以隔絕一些熱量的承受。燒酒螺的殼是開口較大,殼尾較尖,這裡圓椎形是一種非常巧妙的結構,在泥灘上爬動時殼尾尖尖在泥土上的阻力較小,海水大浪攜衝來,燒酒螺祗要將殼尖朝向海浪前來的方向,就可以減少水流的衝力。即使來不及把殼尖擺好,燒酒螺外殼上眾多的突出粒狀螺肋,也會增加與泥漢的磨擦阻力,而不會被海水沖的在泥灘上滾來滾去。
  燒酒螺的突出粒狀螺肋最奇妙的好地方,是當太陽光照到燒酒螺的外殼時,立刻會被這些突出的螺肋,將太陽光往四面八方散射出去,所以在海灘上燒酒螺曬了很多,螺的溫度並不會升太高,因此燒酒螺可以保住體內的水份,也不會被曬死。
  看到燒酒螺時,不要以為這種東西除了給人吃以外,沒有什麼用處,何況燒酒螺體內有寄生蟲,是會傳染到吃的人身上,田螺也有類似的傳染,所以不要吃燒酒螺與田螺。
 

台灣蜆與田貝
  台灣有一句俗語:「摸拉仔兼洗褲」,本來的語意是表示做一件事情,同時可以完成另一件事情,有一魚二次的意思。現在這句俗語變成懷念台灣早期的環境很乾淨,在水邊洗褲子的時候,順便可以拾取水中的「拉仔」,帶回家煮來吃,這種光景有點類似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可謂是溪邊洗褲子,悠然摸「拉仔」。很可惜,台灣現在的溪邊已經很少有「拉仔」,很多小孩祗有在菜市場裡看到「拉仔」,就以為「拉仔」是長在菜市場。其實這些拉仔是養在民間的養殖場裡。
  拉仔就「台灣蜆」的台語音,是長在淡水河川、池塘、濕地的水底的貝類,水要有一點流動,水質清澈,水中要有足夠的氧氣,才能生存 ,因此水域一被有機污水污染,台灣蜆就不見了。所以走在濕地的水溝邊,看到裡面還有台灣蜆生長,就知道這裡的水質還是不錯的。
  看到台灣蜆不要祗想到洗褲子與喝「拉仔湯」,拉仔是美麗的略呈扇形的兩層外殼、顏色大都呈現黑褐色或藍黑色,殼內的顏色呈淺藍或白色殼外有同心圓的黑線與白線,這些線稱為「輪形」,黑線代表生於冬天或是環境較惡劣,生長較緩慢的時候所生長的,右線代表夏天,生長較快速時所生長的,拉仔殼的殼頂常有些泛白的斑塊,這是碳酸鈣,是代表這一粒拉仔生長在水中時,所接觸水底泥土的部位。所以一粒拉仔,可以看出牠過去水域的環境變遷,也可以看出牠在水底生長時,所躺臥的位置,與陷入底泥有多深。
  台灣另有一種淡水貝類一「田見」,現在更不多見了,因其又稱為田蚌,或圓蚌,田貝的貝殼較拉仔的貝殼大,很且厚重。田貝的貝殼可以大到12公分以上,外殼的顏色是深綠色,內面都是美麗如珍珠的光滑,田貝真是不可外相判斷其內在之美。田貝也是要長在乾淨的水中,依靠過濾水底的有機物成長。以前在農家在池塘邊用水車時將池水排走後,就捕捉水中的魚類與鯰魚,魚捕完後大人、小孩下到池塘,摸田貝。一個田貝的肉,可以煮一大碗湯,即是農家小孩非常快樂的一段時光,但是現在要到那裡,才能再找到田貝呢?
  台東部宜蘭冬山河邊的五十二甲濕地還有許多的田貝,如今走在該濕地的馬路邊還可以看到田貝生長在泥濘的軟土中,所以要珍惜台灣這一塊仍長田貝的淡水濕地,並且保護濕地。
 

文蛤與蚵仔
  走在台南沿海的七股、四草濕地,會看到幾個人拖著一根長長的木桿在海邊的沙灘邊走來走去,問問這些人在做什麼?會知道這些人在海灘邊挖出了一大筐五顏六色,各種形狀、顏色的鹽水貝類,如文蛤、赤嘴蛤、歪簾蛤、血蚶等,那一根長長的拖地木桿,原來一頭還裝著尖的釘耙,釘耙後來接了一個大紗袋。這樣人拖著木桿走,帶動釘耙翻動沙灘的土,也把生長在裡面的這些貝類翻出,接到後面的沙袋裡,有個拖桿者告訴我吃文蛤可以補什麼,吃血蚶可以補血……怎麼對於這些鹽水貝類的認識都是為了吃。
  拿出一粒文蛤來觀查,兩扇外殼非常的堅硬,殼上的黑白線條寄以判斷過去生長的快慢。文蛤不開扇,人很難用手指的力量將殼打開,殼內祗是軟軟的文蛤肉質,怎麼會有這麼巨大的力量將殼關的這麼緊密,有力的人竟然與文蛤角力,還贏不過牠。這是文蛤貝殼設計的結構奇妙,這雙殼有類似鉸鏈的結構,能夠彈性的開啟,鉸鏈的旁邊文蛤的有肌肉相連,文蛤在絞連的近端施力關緊,我們手指在紋鍊的遠處施力,文蛤的施力點比我們更省力,牠佔的便宜是可以幫助牠保住生命。
  文蛤是靠體內的斧足來鑽入水中,祗伸出小小的一支水管在土的表面,藉著「倒虹吸原理」將水吸進體內,藉著體內的過渡組織,將吸進體內的有機碎屑過濾,並依靠體內的細菌將有機碎屑分解,言金樣文蛤與體內的細菌都可以一角生存,是一種「共生的關係」,分解後的排糞物再由這支水管,以「壓力」的方式噴出體外。這時會看到文蛤殼內有一道水柱噴出去。這是自然界的奇觀之一,文蛤體內的一支水管,竟然可以當作倒虹吸管使用,又可以當作壓力管使用。這是文蛤體內肌肉的作用力,如果自肌肉膨大壓管子,管子就成壓力管,如果肌肉收縮,所多出的空間就使的管子的一端呈負壓力,外面的水就以像倒虹吸管吸進管內。這種原理就像人的嘴巴肌肉,可以用支管子,把水吸進嘴,又可以把水吐出去,文蛤的肌肉妙用這麼多,實在令人讚嘆。與其愛看猛男身上不太有用的肌肉,倒不如觀查文蛤的肌肉運動。
  文蛤的生存,受週遭環境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水中的氧氣,有文蛤成長的地方,水中必須要有足夠的氧氣供應到底部,給文蛤生長所需。如果有污染進入水中,或是溫度突然增加,水中的氧氣就會劇減,文蛤就會死亡。環境好時,文蛤生長的很快,環境惡時,文蛤也會成群暴斃。
  在淺水邊,生長在蚵架上的牡蠣(oyster),也是一種鹽水貝類,牡蠣的智長迅速,繁殖也迅速,被人吃到肚子裡面後,消化的也很迅速,所以很多人以為「蚵仔」很滋養,牡蠣在其殼的頂部有一細縫,在漲潮時,吸取進入細縫海水的氧氣與懸浮性顆粒,體內過濾吸收有機物後,於退潮時,將水與吸收後的顆粒噴出體外。當牡蠣長滿蚵架上,所噴出的細質泥沙在蚵架底下會愈積愈多,成為低潮區的特別底土區域。
 

魚類
  魚類是濕地裡最難觀查的項目,因為魚類的移動迅速,而且又在水底,不容易在濕地邊做現場的直接觀查,不過有些濕地的觀賞屋或是濕地生態教育的教室,有魚缸飼養濕地裡的魚類,可在借此間接認識濕地裡的魚類。
  魚類是濕地食物圈的必要一環,魚類可吃水的藻類、水生植物、水蝸牛,或是其它的魚類,而魚類又是水鳥的重要食物之一。為了維護濕地內的食物鏈,一個濕地的保護區是禁止有人進行垂釣,更是嚴禁毒魚、炸魚與網魚的活動,不過在台灣各濕地經常看到有人在釣魚或捕魚。
  濕地的魚類數目與種類與水質、水深、水流速度具有密切的關係。一般濕地的水質愈好,魚的數目少卻是魚的種類多,如果魚的種類少,數目卻很多,這種濕地的水質不好,祗有對於這種水質不良有忍受性的魚類,才能在此大量生長。所以在濕地邊看到許多魚頭浮動,是比較有水質的濕地。
  如果濕地的水內不見魚蹤,或是祗見幾隻大肚魚在水面游動,或是一些蚊子的幼蟲,孑孑在水中抖動,這是水質惡劣的水中,這種情況是「濕地的死」,不僅不適合一般人前往,可能會造成公共衛生的蚊蟲困擾。
  沿海或是河口濕地,如是水質良好會成為鹽、淡水魚類匯集的所在,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魚類會在濕地與鄰近的河口之間進進出出,像虱目魚、七星鱧、吳郭魚、鯽魚、鯉魚、短鑽嘴魚、大肚魚、白帶魚、烏魚、花身雞魚、大鱗酸、金錢魚、大眼海鰱、 虎、銀紋笛鯛、裸頭雙邊魚、鱸鰻等。
  雖然不容易看到濕地裡的魚,但是仔細觀察有時會看到魚的築巢,尤其吳郭魚產卵的一個個的泥濘,是濕地邊淺水處容易看到的。
 

昆蟲
  濕地裡的昆蟲非常的多,有許多種類的昆蟲是在水裡面活動,例如英子蟲、紅娘華、水螳螂、剪蟴、石蠅、蜉蝣等,有些昆蟲是在紅樹林植物上活動,例如水牛、尺獲蛾、燈蛾、毒蛾,天牛甚至可以將水筆仔的木質部蛀長,使的水筆仔倒伏枯死。所以法令上不斷的要保護紅樹林植物,天牛卻不照人的法令,在紅樹林密集的地方吃掉紅樹林,這是自然的生態平衡,所以未聞有天牛因此被抓去監獄關的。
  濕地裡昆蟲多的原因是,濕地裡的水生植物與水邊的密生雜草,提供了昆蟲主要的食物與隱蔽。植物與昆蟲存在相當複雜的關係。所以植物多的地方,昆蟲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也多。而且昆蟲會隨著植物的不同生長季節而變化,例如春天濕地植物的生長開始旺盛,2-3星期後昆蟲也會多起來,反之冬天植物的生長慢了,昆蟲也減少了。
  不同的濕地植物上會有不同的昆蟲,尤其是生長較高的莖幹,又細又長的葉子,欉生的花朵,外型會複雜的植物上面生長的昆蟲會更多,植物的不同區域、枝幹、花朵、根區、葉子是提供給不同昆蟲生長的微環境。所以當你看到一個濕地有生長的植物愈多,昆蟲就會愈多,這是一個理想的濕地生態環境。
  同理,一個濕地內水路的變化愈複雜,有水流的快的地方,有水流的慢的地方,有水流有寬、有窄、有深、有淺、有直、有彎、有平、有跌水、有淡、有鹽。水流的邊坡有草溝,有砌石,有砌磚,有土溝。這些變化愈複雜,水生昆蟲的數量與種類就會愈多,並且會增加濕地內魚類、蛙類、爬蟲類的多樣性,這些多變化,對於濕地的管理與維護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特殊觀察
  一個善於觀測的人,不一定要用眼睛看才是觀查,有時用耳朵聽的,有時用鼻子嗅。例如濕地種有很多的蛙類,如澤蛙、長腳赤蛙、小雨蛙、貢德氏赤蛙、牛蛙、黑眶蟾蜍等,各有其不同的叫聲與叫的季節。例如1月會聽到長腳赤蛙的叫聲,2月時有澤蛙叫4~6月有貢德氏赤蛙叫,5~6月有小雨蛙叫,蛙類的叫聲是牠們的交配期。此外濕地邊的壁虎也會鳴叫。
  用鼻子可以聞到水中不同的味道。另外有些生物雖然躲在濕地中,不易被看到,但是與地上的遺糞可以判斷有老鼠、狗、馬、牛等在濕地經過,並且由遺糞的乾濕性,還可以判斷大概多久以前的排泄物。由車輛輾斃的動物屍體知道蛇類、烏龜、蜥蜴的存在。由鳥爪在濕地地面上的遺跡判斷大蓋有什麼鳥經過。
  這些聽音辨生物,或是看遺留物判斷走過的生物,是非常有趣的學習。
 

鳥類
  濕地邊的鳥類很多很多人到濕地目的,祗是為了看鳥,這樣的目的是把濕地生物的多樣性功能給窄化了,因為濕地除了鳥以外,仍有太多生物值得觀察。不過近代環球保護濕地的運動,的確是與水鳥保護的運動有關。因為原來有許多水鳥棲息的濕地,被人拿去當城市、道路、農田使用,水鳥的棲地劇減後,水鳥的數目也減少許多,這才喚醒了人類保護濕地的危機。
  水鳥的姿態、顏色、悠閒的水中游著,或是站在濕地的泥灘邊,或是在沙灘上輕巧的快跑,或是在空中飛翔的姿態,都是很多人來濕地,爭相要看的一幕,有這麼多人不在家裡看電視,不去逛超商,卻遙途乘車而來,在烈日下,在強風下,甚至連上廁所的地方都不容易找,結果祗是為了要在濕地中看到幾隻水鳥就滿足了,這種精神實在令人有點感動。
  很多人觀賞水鳥,就祗是想知道這隻水鳥叫什麼名字,然後在「野鳥團鑑」或是「賞鳥手冊」上打一個勾,好像一些旅客匆匆到了一個旅行點,下車拍個照片,已經代表到此一遊了。其實水鳥的觀查還不是祗要知道水鳥的名字,或是知道這隻水鳥是公是母,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這一隻水鳥會來到這裡?」或是「這個濕地有什麼因子,在吸引這一隻水鳥來?」,雖然這一個問題有一點在推測水鳥的心理學,但是從一些水鳥的重要的特徵上,可以找出一些答案。
(1)鷺科的鳥
  蒼鷺在田間漫步不同的水鳥,對於不同的濕地有其選擇性,會較常出現在某一類型的濕地,甚至在同一塊濕地上,不同種類的水鳥也會有選擇性。例如小白鷺經常出現在水渠或是較淺水的濕地邊緣,這與小白鷺的食特性有關,小白鷺是以腳走在泥灘上,擾動水中的小魚,再以尖銳的長喙去啄來吃,所以不能在較深的水域中活動。小白鷺黃色的腳是分辨牠的一個特徵。另一種類似小白鷺的是黃頭鷺,黃頭鷺的頭上有黃色的羽毛,腳都是黑色的,經常站在手背上,所以又稱為牛背鷺。黃頭鷺喜好比較常出現在較乾的土地上。因為黃頭鷺是以土地上的昆蟲為主食,兼吃蛙類,偶吃魚類,所以嘴較小白鷺短些,但是嘴喙仍就像小白鷺那麼尖銳。由此可以看出水鳥的嘴長短,喙的尖銳與覓食的習性具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對濕地也有選擇性。
  鷺科的鳥類有一S型的長脖子,平常在休息與飛翔時這S型的脖子是縮幾來的,但是在覓食時這彎曲的脖子,是極具功效的,脖子伸長可以看的遠,看的高,要啄食物時,可以啄到距離身體前方較遠處,更有趣的是S型的脖子,可以增加加速度的作用距離,啄的速度更快,啄的點更容易隨時調整。當然就魚類與蛙類而言,牠們會不喜歡這種S型脖子的水鳥。
  大白鷺與大白鷺體型比小白鷺更大,S型的脖子更長,尤其是大白鷺在覓食時更是伸長脖子,有時彷彿時間靜止似的,動也不動的看著要吃的對象。大白鷺的飛行非常優雅,牠大部份是寄在紅樹林植物上,覓食河口沼澤區的魚類。
  如果濕地是個大自然的舞台,蒼鷺是無疑是最巨大的舞者,一般都是在初冬時飛到台灣。這種大的鳥,對於危險的警覺性也愈高,經常是在較開擴的水面覓食魚類,或是在漲潮時在飛至紅樹林植物上棲息。鷺科的鳥,都各具特色,愛鳥的人每一種水鳥都可以講出一串的故事,像靜立水邊樹上,等待覓食時機的夜鷺,一身打扮灰白時間,像是紳士一般。這個灰衣紳士到了夜晚,仍然能看得見水中的魚類,所以又稱為「暗光鳥」,黃色的黃小鷺更有趣,會站著一動也不動,好像是一棵蘆葦似的,而事實上人看到牠就知道牠是一隻鳥,再怎麼裝也不會像蘆葦一樣。
(2)鷸科的鳥
  對於喜歡看水鳥的人,看到一隻鷸科的鳥就會很滿足。鷸科的鳥體積不大,有點矮胖,走路的速度比鷺科的鳥快,鷸科的大多是鳥是潮、間帶的涉水鳥,在退潮時快步的追逐招潮蟹,或是勤勞的翻開海灘的小石,吃底下的水生物,或是把嘴插入泥灘中,吃裡面的貝類。所以觀查者可以注意鷸科的鳥嘴形狀。
  鷸科的鳥有一隻硬嘴,而且不同種族之間形狀的變化很多,例如田鷸嘴又粗又直,會直接鑽入軟泥中,吹泥中的生物,由於鑽土的動作快,頻率高,又稱為「田鑽仔」,濱鷸是嘴長又略往下彎,可以迅速有力的啄食土面的生物,反嘴鷸是嘴長又往上微翹,在追逐招潮蟹時,可以把來不及躲入洞口的招潮蟹翹出。
  在台灣西部許多的沿海濕地,都可以在冬天看到鷸科的鳥。由於鷸科的鳥大多在海灘,河口泥灘捕食,所以飛入大陸的濕地大多是為棲息,所以觀查者,應該動作輕,走路緩,輕聲細語,以免驚嚇在棲息中的鷸科鳥類。
(3) 科的鳥
   科的鳥是身體矮胖,嘴短、腳短的水鳥。 科的鳥走路非常的快,有時人快走還不一定追得過牠,不過 科的鳥常快步走才能吃到土地上的昆蟲與其他的小生物。不同 科使用的濕地也有差異,像桃園沿海的西瓜田中,就有美麗的小辮 前來覓食,西瓜田採收後,土壤中的昆蟲。金斑 會追捕在濕地草叢中飛行的昆蟲。
  這種能在泥灘上會快走的鳥,你會發現牠們的雙腳大都在腹部底下,腳趾生有有硬質的鱗片,而且腳前三趾的發育比腳背一趾的發育好,這樣才奔跑時才能向前衝,不像走路緩慢的鷺科,腳後趾很長,也許有助於攪動水的體積,但是走路就能慢。
(4)秧雞科的水鳥
  也許每一個喜歡鳥類的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而我是長期的喜好一種秧雞科的水鳥叫「白冠雞」,我在濕地經常會不自覺的在濕地邊的水面或是草叢邊,尋找那種全身皆黑,祗有頸嘴是白的白冠雞。看牠怎麼用大腳趾在水生植物上走來走去,或是靠著腳趾間的厚蹼在水中鑽來鑽去,或是在水草上害羞的吃甲蟲,或是笨拙的在水面上跑了一陣後,才能靠著短翅貼著水面飛行,然後飛不太快還就「咚」的掉入水中,喜歡聽牠在微霧的早晨,在水面上「咕呲,咕呲」的叫著。
  對一個有科學頭腦的人,會這麼長期的喜歡叫「咕呲」的鳥,是不是有點不太理喻?
(5)雁鴨科的鳥
  雁鴨科的水鳥,是台灣數目最多的水鳥,有時一群飛來達幾千隻,雁鴨科的鳥常選水深不同的水域,但是水位的變化不大,並且在草叢的屏障,以防有外來的干擾,雁鴨科的鳥是雜毛類,幾乎什麼都吃,尤其是水中的草類、昆蟲、藻類…葷素兩相宜。
  注意鴨子的嘴吧,嘴喙是扁平的,這有助於鴨子自水底鏟起的泥土,在嘴中慢慢過濾而食。注意鴨子的雙腳並不在腹部的正下方,而在腹部的左右兩邊,這樣鴨子在游水時像是船邊的兩漿,很容易腳踏向前,難怪鴨子在水面總是看來一副悠閒,但是鴨子走路就慘了,因為左右腳在身體的兩邊,左腳跨出身體往左傾,右腳跨出身體往右傾,所以鴨子走路身體左右搖晃,看來有點滑稽。
  當鴨子在水中時,牠的羽毛都是乾的,羽毛上的油脂使的沾水不濕,幸好是不沾水,否則就不好飛翔了,你應該沒看過鴨子展翅飛翔時,身上的羽毛不斷的滴下水來。鴨子的頸子較短,又粗,有助於在推動嘴吧去食泥土,甚至是水生植物草根的力量,鴨腳趾間的蹼更是有助於鴨子的划水。
  在鴨子的世界裡,無論小水鴨、白眉鴨、巴鴨、花嘴鴨、尖尾鴨、綠頸鴨、鴛鴦等,公的鴨子顏色變化多,母的鴨子顏色變化少。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安排,因為母鴨子如果顏色太鮮艷,就會成為各方獵物的焦點,她無法全力的保護小水鴨。

 << 如何做個人的「濕地生態手記」?( 三)  >> 如何做個人的「濕地生態手記」?(五)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