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農田水利生態工程2008

農業水利生態:第一章 前言

  隨著時代的改變,農田水利也受到許多的影響。傳統的農田水利目標單一,只要提供足夠的水量供給作物生長所需,與將多餘的水排走,灌溉與排水是農田水利設施的主要對象,是用水管理的核心考慮。因此,長期以來,農田水利是為了增進農業生產、保持地利,與減少環境乾──濕水期變動的不確定,緊緊地將農業、農村,與農民的栽種、生活習性結合在一起。
  在1960年代初期,受到都市化與工業化發展,民生與工業用水需求激增,農業用水經常面對移撥部分水灌的壓力,乾旱嚴重時期,有些灌區還採停灌措施,完全輔助生活用水所需。而都市與工業排水,經常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灌溉或排水水路,或是排入河川使得下游引水的灌區,灌溉受到污染,土壤遭受劣化,影響是非常顯著。臺灣現在良質米產區,大都是在灌溉水質良好的臺灣東部區域,傳統臺灣西部的著名水稻產品,卻逐漸在市場上凋零。
  灌溉水質的劣化,此時成為農田水利管理的新增課題與挑戰。1970年代初期,養豬企業化經營,中、大型養豬場紛紛設立,肉品市場刺激消費,固然給一些農村多增收入,但是大量畜牧污水進入河川,與灌排渠道,使水質嚴重的劣化,也更增加灌溉管理的困擾。在此時期農委會適時推出灌溉水質標準、監測與管理制度,並在全省農田水利會推動,使得許多灌區的水質沒有再嚴重劣化下去,而且讓灌溉水質保護成為國家水資源維護重要的一環。
  挪威總理布倫德蘭(Gro Harlen Brundtland,1939-),擔任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主席,她後來又擔任世界衛生組織主席,她在1987年提出「我們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這是「永續」(sustainable)一詞進入普世政經重要考量的源起,進而影響到許多其他的層面,包括農田水利的工程與管理。
  「永續」的定義是人類的經濟發展、社會活動、能源使用、食物生產等,必須是生態系統所能負荷,如果超過生態系統的負荷,人類這一切活動的體系,將全然崩潰,人類就沒有未來。永續的概念是與經濟活動,社會的互動,緊緊地綁在一起,這與過去「環保」的概念,不太一樣。這也使得在永續基礎上所發展的「生態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生態設計」(ecological design)、「生態復育」(ecological restoration)、「棲地建造」(habitat recreating)、「自然淨化」(natural purification)、「生物整治」(bioremediation)等,與過去的工程技術不全相同。
  過去的工程技術,都是工程師處理好了,讓生態環境去承受,例如:污水處理好了,讓周遭的水體去承受,但是周遭的水體也許仍無法承受,生態系統功能的恢復不彰。永續的思維,是處理污水的程序,就讓生態系統一直有參與,使人為污水處理溶入自然淨化的一環,而非互相獨立。
  這種概念讓許多傳統污水處理的專家或工程師難以接受,在傳統工程師的培養教育裡,並沒有生態的課程。但是永續的活動是結合著經濟與社會,當國家發現投入污水淨化的龐大資金,並沒有使河川更乾淨,社會的要求也無法再等待,整個傳統污水淨化的思維都受到衝擊且動搖。
  當生態系統的負荷(ecosystem support)成為永續最重要的考慮,對於普世的科技與農業生產也逐漸產生影響與新的思維。1991年聯合國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s,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簡稱UNESCO)提出「環境永續經濟發展:布倫德蘭觀點」(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ildin on Brundtland),認為經濟發展不是朝向利潤的增多,而是生活品質過的更多,這包括減少能源與材料的使用,能夠省能與減用施工材料成為工程建造的原則。
  1992年,各國領袖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 )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發表「里約宣言」使「永續」成為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的目標,並且將生態系統的劣化成為環球危機處理的重要項目,而國際組織成為環球生態與經濟風險評估的權責單位。這使得「永續」成為一種國際間的道德倫理,符合永續的措施成為國際間稱許的項目,對永續有助的技術,如增加土壤生態的永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減少地景破碎的地景生態(landscape ecology)
管理,排水區域改為人工濕地(artificial wetland),水域邊緣建立緩衝區以作為生物廊道,洪水平原的復育…等。這些技術的建造,為的不是一時生產的增加,而是擁有長期的效益。
  不像是過去環保,與經濟採取對抗的立場,永續的觀點,影響總體經濟學,如1995年,瓦洛華克(Mary Lindenstein Walshok,1942-)提出「雙元資本論」(dual capitalism),即一個產業所得的利潤,不只是市場所得的利潤(market capita),還有投資生態自然所得的利潤(natural capita),後者還會增加自然資源的再利用。
  2002年,「地球高峰會」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永續仍然是大會的主題,並且接受對於生態系統劣化的危機,不用等到確實發生,就可以提出先知性的預警,以讓人提高醒覺,採取行動,這稱為「預警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從此,氣候變遷的警訊──北極冰塊熔解,熱帶雨林的消失導致環球水文循環的改變,石油枯竭與替代能源的興起,避免開發成潮濕地以免海嘯對臨海城市的水災等。
  「預警」的發佈,除了國際性的組織,還有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簡稱NGO),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於地區性的NGO經常較政府關注區域性的環境問題,國際性的NGO(International NGO,簡稱INGO)能比政府有更大的視角去看問題。2005年,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與「世界社會論壇」(World Social Forum)就有許多NGO與INGO的成員參加。這是過去所未有的現象,政府與NGO或INGO的良好互動,成為國家在政策與工程是否注意到永續的指標。
  由於NGO的參與,成為永續工程與管理、建造的角色之一,工程建造的解說,呈現是地區百姓所能瞭解,甚至與在地文化、教育、社區營造等結合,這都是過去的工程所未遇到的,卻是世界性的潮流。
  當「永續」的思維,成為新世代的主流思考,其影響的層面也到農田水利管理與工程,灌溉用水佔國家水資源很大的比例,如果不是百年來不斷建造、維護、更新,改的這個輸水、蓄水與供水的網絡系統,臺灣有更多的水量沒有充分使用,就流到大海,幸好有這一個系統,才能夠有更多的水量留在台灣的大地上,這些水量不只為了農作生產,也兼蓄洪、減少河川沖刷、輔助地下水、穩定微氣候、枯水期的救旱、農業景觀、傳統對文化的維護,甚至降低都市的人工壓力,穩定農村、鄉鎮的收入,促進農業人口的民生樂利,都有重大的貢獻。但是在進步的時代中,也要隨著進步,否則將被世界的潮流所淘汰。
  「永續」的推動雖然是由上往下(top-down)地進行,但是永續是由一些可行步驟,在作背後的支撐,在農田水利的領域,也有一些可作參考的水域生態理論、量化評估,與工程技術。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