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水

走在波羅汶溪畔

北新竹的典故

新竹縣湖口台地,有一條有趣的溪流,名叫「波羅汶」溪。
這條溪源自台地的高處,「糞箕湖」由東向西流,流經「崩坡缺」後,穿過「鳳山崎」的北邊,再北接北勢溪、德盛溪、牛圳溪,南接德龜溪、茄冬溪,匯合在紅毛港流進台灣海峽。
一個面積不大的湖口台地,竟有六條溪流穿越,溪流沖刷的底溪處閩南語與客家語皆稱為「湖」,台地的河床陡峭故稱為「崎」,河床產生崩落處稱為「缺」。
在湖口的「崩坡缺」與「鳳山崎」,看來像是武俠世界裡地方,也是過去由台北,下南台灣的路障。
所以後來台灣南北縱貫鐵路,中山高速公路修建造到湖口台地時,還要在波羅汶溪的上游,順著台地坡度,在糞箕湖附近,繞了一個大彎才到新竹。

地型的走向

台灣的丘陵台地,有好些地方都取名為糞箕湖,例如在彰化八卦山丘陵,有一個著名的亂葬岡,也叫糞箕湖。
糞箕是一種盛裝的工具,三邊高中間平,前端有一缺口,所以中山高速公路由楊梅進了「湖口交流道」,就是在順著糞箕湖的天然地型,由高向低處彎,到了鳳山崎後,再由低向高走,為了爬出糞箕的高處。一過鳳山崎又遇到鳳山溪的河谷,所以又要由高向下走。
一般人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到此,祗覺要加幾次油門,踩幾次煞車,但對一個實地探勘台灣溪流與土地的研究者,這一段台灣北部的天然路障,可以說到口水噴出來。難怪湖口也成北台灣的重兵住紮之地。

客家人的貢獻

不過,我到湖口台地,把這些溪流都看一遍,不知道近代的河流整治已用混凝土的堤防,將這些過去需要野渡的溪流,約束成窄小的水道,帶著少少的流量,苟存喘延於大地的角落,全無過去草莽英雄的氣慨。
不過走在波羅汶溪邊,看著溪床邊的台地起伏,也能體會清朝年間廣東惠州府陸豐縣來此開發客家人的辛苦。
我在波羅汶溪畔,看到附近的池塘很多,這早先民在雨水與溪水不足以灌溉之時,用池塘蓄水以補助用水。
這種掘地蓄水的原理,看似簡單,其實池塘的面積與水深,都有仔細的計算過,尤其在乾旱時期,將池塘再挖深一些,就能再更多蓄一些水,以渡難關。
但是,近年來台灣若逢水不夠用,就直接想到要在山上蓋水庫,不會想到掘池塘,也許蓋一個水庫蓄的水多,較具功效;但是水庫蓄水功能的維護非常的困難,水庫的淤砂、水質的劣化、水庫上游集水區的保護、水庫在環境上的影響,所牽涉的社會、政治、環保、經濟等議題都不易解決,一直都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
但是一百年前,波羅汶溪畔二百多個池塘,默默的為湖口台地蓄水,見證早期客家人對台灣開發史的貢獻,卻被忽視良久。
現在已經很少人提到湖口台地上池塘的功能與維護,也很少聽到在河川地邊蓋二百個大池塘,以蓄洪水時之水來補救旱時之需,能否取代蓋水庫的水量?
波羅汶溪還是靜靜的流著,溪邊長了不少的雜草,草叢中生長著一棵木瓜樹,我栽下一粒未熟的大木瓜,再搭車返回台北。
夜裡,煮了一鍋木瓜燉排骨,並對來家晚餐的學生,講起湖口與波羅汶溪的點點滴滴。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