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水

彰化開發的老科技與老功臣

 
「笱」(ㄍㄜˇ)是一個
現代字典找不到的古字。
但是三百年前彰化的開發,
卻大量的使用「笱」的工程,
甚至現在臺語稱一個會滾動的東西
為「笱來笱去」。

 

「彰化」是臺灣農業生產最豐富的地方,例如彰化境內「花壇」的金墩米,「田尾」的公路花園,「永靖」的花藝,「大村」、「二林」的葡萄,「溪州」的蔬菜,「社頭」的番石榴,和「溪湖」的甘蔗等都非常的有名。而這些農作物的出產,都有賴於一七○九年時,名叫施世榜的彰化人在濁水溪的北岸所開的圳路,這是彰化內陸開發的源起。

當年的八堡
  「堡」是清朝初期的鄉鎮名稱,當時這條水圳流經彰化境內的八個堡:東螺東堡(二水、永靖)、東螺西堡(北斗)、武東堡(社頭、田中)、武西堡(員林、溪湖)、燕霧上堡(花壇)、燕霧下堡(大村)、馬芝上堡(鹿港、埔鹽)、線東堡(彰化),所以這條水圳又稱為「八堡圳」。

八堡圳的水送達彰化的各角落


  這些地名看起來很陌生,其實代表的是早期彰化特殊的地理。我詢問當地耆老,才知道「螺」是濁水溪沖積的砂地,在海風的吹襲下,形成上尖下平的螺形地形,所以在濁水溪以東的砂丘就稱為東螺,以西的砂丘稱為西螺。
   而「線」則是八卦山脈突出在海岸平原上的地形,線以東稱為線東,以西稱為線西,所以,彰化市現在還有「線東路」。直到今天,八堡圳仍然是彰化的輸水命脈,所以要保護彰化的農產品質,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八堡圳。

失敗的任務
  早在一九七七年,環保署還沒有成立時,臺灣就有一些熱心的人士,提出「保護圳路的水質,就能捍衛臺灣農業品質」的意見。他們是守護臺灣環境的先鋒隊,八堡圳是當年所要保護的對象之一。那時我是臺灣大學的研究生,也加入這個工作行列,於是跑遍了彰化,後來更跑到臺灣其他的許多鄉鎮。
  這支保護臺灣環境的先鋒隊領袖名叫「陳買」,他的個子不高,聲音卻很大,學歷不高,幹勁卻十足。當時他擔任水利局灌溉課的課長,職位不大,卻膽敢在一九七○年代,臺灣水質汙染開始惡化時,率先阻擋汙染進入臺灣的大地與水路,對臺灣的貢獻非常大。
今天,陳買已經病逝多年,當年參與的人也都已經退休。我們保護了八堡圳,卻保護不了彰化北部,由大肚溪進入的「東西二圳」。結果,彰化少數土地已經變成臺灣水汙染與土壤汙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但是,這麼多年來,我對臺灣大地的愛,並沒有改變。

竹子加石頭
  教課之餘,我經常會到八堡圳邊,察看這條水路。我知道這條水路是從「二水」取水後,沿著八卦山麓北上,再沿途分水。由於水量很多,水流速度很快,我曾經好奇,先民是用什麼技術保護圳路,防止水流的沖刷?當地的農民告訴我是:「石笱」。我知道在田中這個地方附近,八堡圳的確有一條「石笱分線」,一直延伸到秀水。

石笱


  我們的課本,甚至是大學的教科書,都沒有介紹到石笱。臺灣還有這種東西存在嗎?於是我上溯八堡圳,邊走邊問,一直到「二水」的八堡圳取水口,才看到了石笱。
  我才知道,「石笱」是早期竹製的籠子,裡面放石頭,有幾種不同的外形。如果兩端是圓形,就稱為「圓笱」,放在岸邊保護邊坡與水底;如果一端是圓形,另一端綁成一束,就稱為「角笱」,放在水道中,以減緩水流沖刷。這是先民能夠就地取材、方便施工的技術。

臺灣特色的工法
  不過竹子泡在水中,容易腐爛,不耐久,所以,石笱在水中的使用時間,不會超過二、三年。但是,石笱雖然會腐爛,裡面所盛裝的石頭則會留下,繼續支撐一段時間,直到被大水沖走。由於這些大石頭的縫隙多,不論是擺在岸邊或是沖入水道裡,都容易吸引魚蝦來棲息,具有護魚和幫助淨化水質的作用,是最具有本土特色的溪流生態工程。
  我將僅存的石笱拍照下來,也把陳買先生介紹出來,讓小朋友們知道,有人默默的在為這塊土地付出。不管努力結果是不是成功,保護這片土地,是值得我們去付出的。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