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水

陸沉大海──東石

 

陸沈的房子

在台灣西海岸,嘉義朴子溪的河口,有一片的浮覆地,在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在此設立一個炮台,稱為「青烽闕」,鎮守這附近的海域,並且在附近操練水軍;操練水軍的水域,現在稱為「考試潭」。1661年荷蘭人退出臺灣,水軍移回印尼的雅加達,而後進入此地的是海盜蔡牽的船隻,騷擾沿海,清朝名將王得祿又在此重修炮台,趕走海盜。又在此重修炮台,趕走海盜。

  雖然戰火烽傳,1680年代仍有先民到達此地,此處多是鹽鹼地,難以種植農作,就挖地為魚塭,並在海邊淺水處插蚵架養蚵。這裡,有強烈的東北季風,與低窪地容易倒灌的海水,為了討生活,先民留在此地,沒有撤退。到了1740年,這裡形成一個聚落──東石,為嘉義「諸羅十七莊」之一。

每年都在下沈的房子


  先民挖縱橫四佈的水溝引入潮水,進入魚塭,魚塭愈挖愈多,海水的水量愈來愈不足,改成馬達抽取感潮的地下水,沒想到產生地層下陷,這裡成為臺灣最嚴重地層下陷區。「大概每10年,房子沈下一個拳頭的深度。」當地的居民對我說。下沈的大地,更易造成海水的倒灌,政府就在海邊蓋上堤防,堤防沈了,再蓋更高的堤防,又變低了,再加高堤防,仍然擋不住大潮時海水的倒灌,只好大型的抽水機將倒灌的海水打出去,即使如此,這裡仍然經常淹水。

  

水淹的痕跡

  居民不斷的堆土來墊高房子、馬路,沒有加高的地方就成積水不通、蚊蟲滋生的沼澤地。我在黃昏時前來此去,天空都是蚊子,我沒有看過那麼多蚊子,幾乎一出手就可以抓到蚊子。在二十世紀中期,這裡已經成為臺灣蚵生產的中心,幾乎所有的居民與蚵的生產有關。我們所喝的蚵湯、所吃的蚵嗲、所嚐的鮮蚵炒蛋,大多數的蚵,大都來自此地。


  清晨2~3點,婦女坐在屋前將蚵自蚵殼中一個一個的挑出。一斤的蚵肉剝工才20元,一個熟練的人一天大約挖50斤,但不是每一天都有蚵可採,冬天低溫時,蚵幾乎不生長。


  蚵是東石居民的經濟來源,蚵殼卻是居民的惡夢,走過東石,到處都是蚵殼,有的堆積如山。空氣中瀰漫蚵殼有機腐爛的臭味,淹水之時四處飄動的蚵殼更成公共衛生的問題,「腳泡在這種水裡都會爛。」當地的居民說。「為什麼不將蚵殼搬走呢?」我問道。「這種沒有用的東西,能搬到哪裡去?」居民回應道。

屋前剥蚵的婦女

 

蚵殼真的沒有用嗎?為何不當成生態工程的材料來利用,如成串吊在污水中讓微生物附著,成為表面生物膜來淨化水質;這是我的研究,為的是東石的蚵殼有一個地處。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