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水

菁桐煤礦的再思


台灣的煤礦簡史

「菁桐」是一個有趣的地方,這裏是基隆河的發源地,又是台灣最大的煤礦區,一條沿溪的平溪線小火車,幾乎是穿梭在綠林樹海間,我平常出外看慣台灣的污染河川,一下子來到這麼乾淨的山邊溪流,竟然還有一點近水情怯。

菁桐是一種桐樹,但是早期吸引先民前來此地開發的不是桐樹,而是煤礦。早在鄭成功登陸台灣(1661年)以前,西班牙就派人前來此地採礦探脈,甚至早在1618年,日本豐臣秀吉時代,也曾派人來台探勘。十九世紀,煤是主要的燃料之一,更多人前來採煤。日據時代,基隆的顏氏家族與日本人合作成立「台陽礦業株氏會社」, 台灣的採煤進入鼎盛期,為了輸送煤,在1917年鋪設了平溪線鐵路,二次大戰後,石油逐漸取代煤碳,到1990年,採煤業幾乎全部停工,當時位於菁桐的煤礦坑也告封閉,人口外移,繁華不再。

封閉的礦坑

人雖然走了很多,植物、昆蟲與生物卻回來不少,走在菁桐的路上,聽著悅耳的鳥啼,看著溪中的魚類,欣賞枝樹上的「星天牛」與滿地的小花,大自然的美是最廉價的,只要付出一點時間,總能有深刻的收獲,即使只是看到星天牛跌落草叢那一瞬間的「裝死show」,已值得前往的票價。

封閉的煤坑,在菁桐白石腳路的一家民宅邊,民宅的主人很熱情的解說礦坑:「現在已經封住了,以前進去還可以走很遠」。「有一、二百公尺嗎?」我問道。「不,先是直直的在洞中走一公里,再向下傾斜,往西北方向還可以走更遠,有些地方幾乎是垂直的往下」。「真有意思」我聽的津津有味。

來自磐石穴的水流

雖已無法進入煤礦坑內,但是坑口有一道水溝,水流強勁的自坑內流出。摸摸流水,水溫很低,水色透明,幾隻豆娘在水邊飛舞,「這水能喝嗎?」我問道。「當然,已經喝了好幾年。」民宅主人微笑道,他大概覺得我這個都市來的客人有點無知吧!?

礦坑外有幾間已廢棄的磚造屋,是早期煤礦採出後的淘洗室,地上仍有許多的煤礦渣。我在附近走來走去,東看西瞧。這些破落的建築與無人拾取的煤渣,顯示出採礦業的矛盾,人類有聰明在這麼偏僻的地方找到礦石,且能夠進到山的深處將礦石取出,怎麼沒有智慧分辨取多少就足夠了?反而愈採愈多,在市場愈來愈廉價,最後成本不敷,而關廠倒閉。

智慧芳蹤何處尋
流自封閉礦坑的水流,使我想起聖經所說:「人伸手鑿開堅石,傾倒山根,在磐石中鑿出水道,親眼看見各樣寶物….然而智慧在何處可尋,聰明之處在那裏呢?」(約伯記二十八:9-10,12)

封閉的礦坑,殘破的工作房,都沒有給答案,答案在聖經裏「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約伯記二十八:28),這是上帝給的應許,比礦坑裡所有的各樣寶物都貴重。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