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集集篇

由地心來的呼喚

  我喜歡在假日慢慢地踱步,看著學校裏嘻戲的孩子。一片落葉,一隻蜻蜓,一聲鳥鳴,一朵小花都會帶給他們許多的驚奇。我們這一代會逐漸過去,未來世界的文化、知識、技術、經濟都要交給他們,但是我們交給他們有多是確定的知識?有多少是沒有副作用的科技?有多少是手潔心清的經濟活動?上帝啊!赦免我們這一代!
地下是什麼
  如果小孩問我:「我腳踏的地下是什麼?」我會說:「是柏油路。」「那柏油路的地下是什麼?」孩子繼續問道。「是土壤。」「那土壤的底下呢?」「是石頭,很多很多的石頭。」子孩再追根究底的問下去:「很多石頭的底下呢?」「是岩漿。」「那岩漿底下呢?」「是地球核心。」「我們去那裏探險嗎?」「那裏溫度有6000度,壓力大的不得了,所有的岩石又熱又硬,地面上的石頭完全不同,沒有人到得了那裏的。」「真的到不了嗎?」「是啊!即使是人類最新的科技已經可以飛到地球大氣層之外的一千公里了。但是,人類對地50公里的事情知道的非常的少。」「地下50公里不是已經夠深了嗎?」「那裏夠深?當你站在這裏,地下的深度約有12,700公里,我們對地球核心幾乎是無知的。」
  板塊擠壓所產生的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高山峻谷,如果再來一次這種大型的造山運動,地球上所有的人類大概會滅絕。我們人類能夠留到如今,對未來存在一點兒美夢,我們想為下一代編織一個比較理想的環境,都必需建立在這種大災難不會再重現的假設上,而人類這種樂觀的假設是建立在什麼根基上呢?
平日頭條新聞遺失的信息
  或許許多人會說:「幹麼想這些?這不是杞人憂天問題罷了!想想股票怎麼賺?誰會當總統?歌星多漂亮?新型的大哥大手機什麼時候會上市?」所地球偶然震動一下,提醒人去想一下這些時尚的話題,是不是真正的問題嘛。即使地球只是很輕微的震動一下,就會立刻震下所報紙的頭條新聞,自己成為頭新聞,無論是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只要有地震傷亡,就會立刻佔上新聞頭條,地震是地球上傷亡最大的天災。但是人類是易忘的,有誰記得1932年在東京發生了什麼事?有誰會記得1976年中的東北發生了什麼大事?1932年東京大地震死了16萬人,1976年中唐山大地震死了75萬人。1999年台灣的集集大地震末死了2200人,不出幾個月,台灣的人就會忘記。台灣人?在乎的仍是股票有沒有上一萬點?總統會是誰?新型的大哥大?有誰會記得地震-這個地底下傳來的信息呢?
  人類對地球的認識太平面了,所有的政治、經濟活動,由國與國的關係到人與人的關係,都是地球表面上二度空間的活動,我們對地球”深度”知道的太少,以致很少以三度空間看地球上人類的命運,曾有個詩人曾說:「上窮碧落下黃泉」,其實黃泉只到地下水,那還在地表,根本不到地核心。人類對於地球內部的無知 ,主要是人類不能鑽探到那麼深,只能藉著地震時地產生的波動,在穿過地球內部時所傳遞的速度,供科學家「猜測」地球的核心是什麼。一般傳遞在愈硬的位置傳遞速度愈快,反之愈慢。這就像買西瓜時,我們會在西瓜上拍一下,聲音清脆代表西瓜肉多紮實會好吃;聲音鈍鈍的,表示果肉鬆散,可能太熟了。
地震也有的好處
  用地震的震波來探測地球的核心結構,這是地震的好處之一。地震還有其它的好處,沒有地震就沒有石油、煤碳、天然氣、溫泉。即使有地震的威脅,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土耳其、墨西哥、美國的加州等,地震最密集的地方至今仍是地球人口最密的地方。多少人在開車使用石油時,會想到他所用的東西,竟是過去地球某次大地震,對生物產生「大滅絕」的遺跡。很多人歌頌大地、山川之美,其實這些都是過去大地震、地殼板塊擠壓後的產物。地球的雄壯地貌竟是過去的浩劫遺跡,物質的豐富與死亡的災難竟是如此的鄰近。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矛盾呢?為什麼地球上會有一次又一次的浩劫呢?又是什麼原因使地球上的生物不至於全部毀滅?又繼續生養繁殖,偏佈地面?誰在保守這一切?我總希望有人能夠留下這次台灣大地震的一些記載,我們沒有全部滅絕,不只是僥倖,而是天災之上有上帝的保守。歷史會將人的活動傳遞下去,但總有一些文字留下,那不是一切!我們的存活,也許在乎下一次大地震,震央不在這裡,強度小一點…。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