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責備、赦免與再接納
在末後的世代,上帝啟示我們,撒旦攻擊人的詭計之一,是使人「憂愁太過,甚至沉淪了。」(swallowed
up with overmuch
sorrow)(哥林多後書2:7)。
憂愁的意思是人有著悲傷(grief),帶著沉重(heaviness)。憂愁太過是人背負沉重,極度的悲傷。若是來自撒旦的詭計,對人靈性的攻擊,這種沉重,將是非必要的沉重;這種悲傷,將是不必要的悲傷。
憂愁與沉淪
上帝很清楚地告訴我們,這種帶著撒旦詭計的沉重或悲傷,會導致人沉淪。沉淪是swallowed
up,是突然式的掉下去,或是被悲傷吞下去。聖經的用字,是精確的敘述,沉淪的人是背負太滿,壓力太重,忽然掉下去時,別人完全沒有抓著力。
為什麼人會在悲傷中沉淪?聖經告訴我們幾個原因:第一、犯罪未得赦免,那需要悔改。第二、難過未得安慰,那需要等待。第三、責備沒有止盡,悔改的人就容易自我放棄。
我們對人的責備,如果沒有「夠了」(哥林多後書2:6),會使已經向主悔改的人,無處可去。
活在責備中的好人(或聖徒),容易過度憂傷,以致沉淪。為什麼是好人?撒旦不會攻擊壞人,祇會攻擊好人或聖徒,就像牠當年攻擊約伯。
撒但的伎倆
撒旦攻擊好人,真正的目的,是德著機會,攻擊教會。「撒但趁著機會勝過我們」(哥林多後書2:11),藉著一人沉淪,使教會全體受虧損。
為什麼教會受虧損?教會可能為了抵擋罪惡,變的太聖潔,太會責備犯罪的人,以致罪人進不到教會。教會若不肯赦免人,犯罪悔改的人,即使回到主耶穌那裡,也回不到教會。
教會變的太聖潔,除惡必盡,是撒旦的高明詭計,因為教會將失去,對悔改的罪人,伸出接納的手。必須有「堅定不移的愛心」(哥林多後書2:8),才能使犯罪悔改的人,能夠重回教會。
教會的立場
在這世代,教會不該是「極為強調道德」的極右派組職,也不該是極為同情社會罪惡的極左派團體。教會是「反對罪,又接納肯悔改的罪人」,是屬主的那一派。
教會要與世迥別,又不落入逃避世界,孤芳自賞,故步自封的危機,實在很不容易分辨,不容易恰到好處。
如何幫助別人或自己,不要憂愁太過,以致沉淪?過度的自責,與撒旦的控告,能分別嗎?看到教會弟兄姐妹的軟弱,能夠有堅定不移的愛心嗎?
主耶穌,幫助孩子,學習什麼叫「在基督面前為你們赦免」,什麼是適度的責備,主裡的赦免,與對真心悔改的人,能夠再接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