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亮的故事給病中的媽媽

醫院是不是比在住家,更容易感染?

醫院是不是比在住家,更容易感染?
受許多因素引響,這是很不仍易答的問題。
早期醫院,空氣的能菌含量較高,病人易受感染。
但是近代的醫院管理,重視環境衛生。
用馬達在醫院裡快速換氣,
並過濾空氣中微生物、油滴、花粉、微粒,並
使醫院裡產生一個正風壓。
醫院內的風,會往門外吹,使醫院外的髒空氣,
不會吹進醫院裡。
現代化、管理良好的醫院,
病房裡的空氣菌含量,不只比馬路低,
還比大部份的住家低。  


空氣中的含菌大都是念珠菌(Candida)、曲黴菌(Aspergillus)、枝孢菌(Cladosporium)、青黴菌(Penicillium)等,對健康的人沒有影響性,但是腫瘤病人的免疫力低,容易感染。尤其,傷口的部位感染。

注意衛生的醫院,會增加室內空氣擾動量(air turbulent)來減少落菌(airborne),減少相對濕度(relative humidity)來抑制空氣中菌類的繁殖。

減少空氣中菌含量,減少病人感染的最佳相對濕度是40-45%。低於40%,空氣太乾;高於45%,空氣潮溼。台灣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在80%以上,醫院要維持低於45%的相對濕度非常困難。若設在55%,還可接受,設在70%,勉強接受。超過70%,就太潮溼了,空氣含菌數會因潮溼滋長。醫院保持室內微風,與較乾的空氣,因此到醫院的人,會覺得乾,要常喝水。

醫院內最潮溼的地方,是餐廳、廁所與垃圾間。好的醫院餐廳都有獨立的空調,並且不讓重症的病入進入,以防病入感染。廁所一定經常通氣,擦拭保持乾燥。垃圾一定加蓋、分類、每日清走。走廊一定定期打臘,以防空氣中的水份冷凝。

病房之內,照顧者不要把病房內的廁所、地板弄的太濕,不要儲放太多未封蓋的溶液,不要在房間放太多水果,不要讓濕雨傘未加套就放入病房,未喝完的飲料、食物,要加蓋,以免病房內太潮溼。為了讓病房通風,可自備小電風扇,間接吹在病人的床邊或房內。

大部份的住家,若大多的隔間,通風將差。家中冷氣空調的過濾網,若不常清洗(應三個月清一次),房中堆積物太多,廚房、浴室緊臨,相對濕度經常超過85%。將腫瘤病人,或開刀後的病人,放在這種家中,將是增加感染的風險。

願我們的愛心,是建立在正確的知識上。願我們的關懷,是落實在細膩的執行上。醫院裡的菌含量,是不是比家裡多?自己答吧!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