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聖經與植物講座

開路的先鋒—蘆葦

  「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什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什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裡。你們出去究竟是為什麼﹖是要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經上記著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馬太福音十一:7~10)

當人要開道路,常會用重型機械
挖土機、推土機、滾壓機等
轟隆、轟隆地幹
揚起灰塵、產生噪音、製造垃圾
耗能、耗油、又耗電。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方式。
看啊,當上帝要開道路,就先差遣蘆葦來,
蘆葦根系長的深,植株生長也很密,
不只能夠減弱水邊的浪,
也能攔截水中的顆粒。
顆粒陸續沈降,漸成灘地,
沒有重型的機械
沒有灰塵,沒有噪音,沒有垃圾
水邊逐漸多了一些路,
能給大自然弱勢的生物來使用。
不久,魚類迴游至此來產卵,
貝類到此地來生長,
蟹類到此來覓食,
水鳥到此來棲息。
時間一久顆粒繼續的沉降,
灘地逐漸高起變乾地,
其他的植物也來生長,
蘆葦就逐漸消失,
即使世人不寶貝蘆葦,
以為它們到處生長,
不遇見水邊的雜草,
以為它們在風中搖晃,
比擬為不穩定的搖擺者。
只有創造蘆葦的那一位,
才知道蘆葦真正的價值,
難怪祂說:「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

  賽德樂(Kaethe Seidel)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植物學家之一。她生於德國,成長的過程經歷了二次的世界大戰。她深深地體會為了搶奪更多的天然資源,自己的國家給人類帶來多大的浩劫。她認為若想不再重蹈錯誤,必須解決一個基本的問題:「人類如何以最少的自然資源,來滿足生活所需?」她在取得博士學位後,到世界許多國家旅行,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一日,她在世界最高的湖泊「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在那高度3,810公尺海拔,面積8,300平方公里的湖畔,有一幾乎是遺世獨立的部落,這些秘魯的原住民,只將生長在湖邊的蘆葦(Phregmites australis)取來搭建屋子、作草船、燃料與牛、羊的飼料,就可以自供自給。

  她又到俄國「貝加爾湖」(Lake Baikal),她與湖畔的居民同住,她又發現相同的例證,原來蘆葦這麼重要,為何文明地區的人不知道?蘆葦是世界性的植物,到處都有生長,為何近代大部份的人都遺忘它們,將它們視而未見?她發現答案在蘆葦是最擅長吸收太陽能、固定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植物,人若以太陽能為基本能源,就從蘆葦的使用開始。

  她後來成為「馬克斯.普朗克協會」(Max Planck Institute ,相當於台灣的中研院)湖泊生態的首席研究員,她推廣栽種蘆葦,當作都市污水自然淨化的設施,這稱為「蘆葦床」,是世界上最省能量的污水處理方式。生長旺盛的蘆葦,還可以採收,製成生質能源。原來使用太陽能不一定需要高科技的合成材料,而是栽植使用蘆葦。迄今德國已成為世界上使用太陽能最多的國家。由於賽德樂的發現,愈來愈多人注意蘆葦在大自然的角色,才發現蘆葦是大自然的先鋒,是食物鏈的初級生產者,為許多生物開路。

  希伯來文稱其為kaw-neh,意即「挺出生長」,挺水性水生植物的種類約有4,000很多種,但是能生長在乾旱的曠野地的只有蘆葦。蘆葦在水邊與在曠野的外觀不同,長在水邊的蘆葦高度可達2公尺以上,長在曠野植株變小,莖部變細,葉子變細,根的伸延較深,不過可以減緩風速,攔截空氣中的沙塵,是目前減少沙漠地區沙塵暴的重要栽種。當水底的底泥在缺氧狀態時,產生臭味有毒的硫化氫,蘆葦能夠輸送空氣到底泥。

  氧化底泥的硫化氫,15~20株蘆葦傳輸空氣的量,相當於一個人的呼吸量。蘆葦替底泥呼吸,有蘆葦在的地方,就會吸引其他的動物前來。生長在曠野的蘆葦,藉由根系輸送有機酸到土壤,增加曠野土壤的肥沃性,蘆葦任務完成後,就逐漸被其他的植物所取代,是屬於「曠野先趨性的物種」。

  蘆葦能夠生長在水邊,又能生長在缺水的曠野,好比人沒有一貫的原則,見利就思遷,風吹一方,就倒向一方?還是能屈能伸,無論到那裡,都能夠成為改善環境的先導,而且功成身退。施洗約翰曾在約旦河邊為許多的人施洗,並且首先見証耶穌是上帝的羔羊,將救贖人的罪。後來他被捕入獄,雖曾一度軟弱,仍能堅持真理。環境的改變,總會有不適應期,我們能夠斷論處於不適應時期的上帝僕人,以為他們如同蘆葦在強同下的搖擺,也不過爾雨,過去堅強時的宣講就大打折扣?不,真正的先鋒,不只是剛強的先鋒,也是軟弱的先鋒,不只人順境的先鋒,也是逆境的先鋒,因為他們如同蘆葦最知道依靠上帝的大能。求主拭亮我們的眼睛,教我們怎樣去看祂的工人。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