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聖經與植物講座

茴香與棍子

  「因為他的上帝教導他務農相宜,並且指教他。原來打小茴香,不用尖利的器具,軋大茴香,也不用碌碡(輪子),但用杖打小茴香,用棍打大茴香。」(以賽亞書二十八:26-27)


  一千年前,中國人就知道遙遠的西域的商人,帶來一種小小的種子,種子約0.2公分大,重約0.3公克,黑色的種皮,裡面帶著特殊的芳香,伴飯伴麵皆相宜,稱這種子為「茴香」。二千年前,羅馬的軍隊四處遠征,他們經常在食物中添加這種種子,認為可以促進胃口,增加體力。由於羅馬軍人行軍時,經常邊走邊吃,有些種子落在路上,就會發芽生長,以致行軍走過的地方,會長這種植物,後來羅馬軍隊走過的路,就稱為「茴香路」。三千年前,埃及的金字塔內已放置茴香的種子,可見不少法老王至終,仍不忘這小小種子的味道。

  茴香適應乾燥、溫暖的地區,只生長在中東到中歐的地區。公元前八~九世紀之間,上帝也在巴勒斯丁的猶大地,啟示先知以賽亞,提到茴香與茴香種子的採收法。茴香有兩種,高度約20公分的「小茴香」,與30公分高的「大茴香」。種植茴香需要排水良好,種植之前需要整平地面,以防積水。大、小茴香成長的期間約2~3個月,需要定期灌溉一點水份,保持地表潮濕。茴香開花之後,要讓土地乾燥直到種子成熟的時候,因這時期加水,將使茴香繼續生長,不會結種。種子成熟後,用手自土中連根拔起,而後整株放在清理乾淨的地面上,不要用尖利的工具去將種子打下來,也不要用沉重的鐵輪或木輪去壓,太尖,或太重的採收方法,否則將傷到種子的種皮或內部,茴香特殊的芳香就會消失。只要用杖(約30公分長),或用棍(約40公分長)去輕敲,成熟的種子就會落下來。

  近代的化學分析,已經知道茴香種子的味道來自一種名叫「對異丙基甲苯(P-cymene)」的植物油。傷到種子的表皮,這種芳香的植物油就會揮發,很快地失去味道,現今這種植物油又稱為「茴香精油」。茴香精油在藥品、美容、清潔、食品添加上非常有用。人工有機合成是以甲苯與丙烯為原料,在250℃高溫、114個大氣壓下裂解,再佐以濃硫酸與催化劑去氧化,才能合成。但是小小的一顆茴香,在常溫(25℃)常壓(1大氣壓)下,就可以輕易地合成茴香精油。創造茴香的上帝,藉由茴香顯示,祂才是最偉大的化學家。

  願上帝也藉此教導我們,對某些軟弱者的教導,下手不要太重,如同輪子;言語不要太利,如同尖具。有些人看似長得高大,他們成長過程中,一、二句過重的責罵,將使他們內心受傷,久久不易復原。即使有些責備是好意,末了對方可能會就範,但是有些最重要的成份,卻消失了,他們成為被動的人。

  合宜的勸勉與過重的責備不同,精練的話語如同恰到好處的棍子,敲對合適的地方。使茴香成熟的是上帝,我們只要輕敲幾下就可以了。這不只為茴香的種子,也為收割的工人的體力,用合宜的工具採收,才是省力的方式。中國的俗語:「殺雞焉用牛刀」,我們服事上帝,與上帝同工應是輕省的。

  使徒保羅在服事主的過程曾經「被棍打了三次」(哥林多後書十一:25),我們能夠感受他的痛,也能體會他服事主不止息的熱忱,如他所說:「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哥林多後書十一:28)。但是他同時也有主耶穌所賜的保守與喜樂,因此,他見證到:「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哥林多後書十二:10)。保羅像是另類的茴香,在世界上任人怎麼敲打,都不離開主。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