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聖經與植物講座

歸家的提醒

  「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路加福音十五:15-18)
 

  在中東地區的約旦河平原,與黎巴嫩山區的丘陵地,有一種非常常見的樹種,稱為「角豆樹」(Ceratonia siliqua )。角豆樹高度約15~20公尺,種子包裹在長長的豆莢內,豆莢長約10~30公分,內含5~15粒種子,豆莢綠色,9~11月成熟時,豆莢轉成棕黑。

  長期以來,在地的人就用角豆樹的豆莢餵家畜,尤其在糧食收成不足的時候。糧食不足大都是秋天雨水不足,種子受到旱害。家畜就要吃豆莢,由9月一直吃到隔年3月。3月後山上冰雪初融,約旦河水增多,草場才有機會長草,3月至5月有草可吃。

  耶穌在講這浪子的比喻時,沒有講明豆莢的樹種,聽眾大概知道耶穌是指當地最常用來餵食牛、羊、豬的角豆。人類自古以來知道有些豆科的野生植物,其種莢可作為畜牧之用,除了中東地區的角豆樹,其他地區也有類似功能的樹種,如牧豆樹(Prosopis)、銀合歡(Leucaena)等。角豆的豆莢非常的硬,牛、羊直接生吃,需要細嚼慢嚥,在體內至少需要36~72小時之久才能消化。豬不只吃得快,在體內4小時就排出體外,吸收食物營養的比率很低;給豬吃角豆的豆子就糟蹋了,所以就祇給豆莢。

  近代分析角豆的成份顯示蛋白質含量6.8%,碳水化合物佔80%。大都是粗纖維,不易嚼爛。在大飢荒的時候,窮人沒有食物吃,才會取豆莢食用。由於粗纖維在人體內很難消化,吃了豆莢祇能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慾,吃了以後很快就餓,又會不斷地吃,愈吃愈多,卻難除飢餓。這很像人沈溺在罪中的光景。

  「有機農業」是二十一世紀環境永續經營的重點,近代有機農業是源自法國著名有機化學家萊比格(Justus von Liebig, 1803-1873)的研究,他在1859年首先提出「有機施肥」,理由是「若不將有機質回歸土壤,作為肥料,人類將為搶奪自然資源,而不斷地戰爭。」他也建立普世第一個「農業化學系」與「食品科學系」。但是,他在年輕時,在性關係上非常混亂,不僅與有夫之婦婚外情,還陷溺於同性戀中,他深深苦惱,稱自己是「性混亂控制下的奴隸」。

  1822年5月24日,他去參加同性戀的活動,在路上看到一間教會,他轉進去禱告。那一夜,他在主前深深地悔改,得到完全的釋放,他寫道:「舊根已逝,新芽產生」。浪子回頭了。他成了十九世紀最熱心傳福音的科學家。

  上帝從來沒有創造好吃的豆莢,使人安於吃豆莢的光景中。豆莢總是難吃;提醒人,逆境的好處是使人回轉歸向上帝。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