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聖經與植物講座

植物與創造的次序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創世記一:13)
 

  1744年,林奈到瑞典北部波羅的海的海岸邊與海上的島嶼,如哥德蘭島(Gotland),觀察地層結構與生物化石。1746年,他到瑞典西南部的西約特蘭(Vastergotland)低地與瑞典南部的斯科訥(Skane)高地,觀察各地的地質,腳蹤幾乎遍布瑞典各地。而後,他提出地球深受「水」的作用力影響,而且地球的水曾有一度比現今多,才會在高山上留下有海洋生物的痕跡,而後這些水逐漸消退,這個論點稱為「水消退理論」(theory of diminishing water)。

  地球表面的水為何會逐漸消退呢?林奈認為是「植物」作用。這是一個很獨特的看法,早期的地質學家大多認為地球的變動會影響生物,但是林奈首先認為植物也會影響地球環境。例如,林奈提出植物的蒸散作用,能將地面的水蒸發到空氣,植物改變地面空氣的水比例分配,這些作用對於人類的生存非常重要。林奈寫道:「植物的功能,能將土壤含水量接近飽和的土地轉為旱地;沒有旱地,人類就無法居住。」

  林奈認為,上帝創造天地的第三天,上帝使旱地露出、植物生長,是上帝用植物使水分重新分佈。到了上帝創造天地的第四天,空中的水蒸氣很多,大氣中有些變動,沈降了許多雨水,而後厚雲消散,在地上可以看到太陽、月亮與星辰。到了第五天,地球上有旱地又有淡水,上帝在這時創造動物。

  1751年,林奈發表《植物哲學誌》(Philosophia Botanica),提到植物的生長與分佈,受到環境的影響,因此環境是限制生物繁殖的因子,尤其是植物影響環境,環境也影響植物,互相維持著大自然的平衡。

  1753年,林奈發表《植物種誌》(Species Plantarum),這是林奈最著名的研究報告。他在這報告裡提出「雙命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用拉丁文的屬名與種名,來命名植物,為普世所遵從。林奈寫道:「亞當能給各樣的生物取名字,證明生物界一定存在命名的原則,而且這個原則存在生物身體的特徵上,亞當一看就能叫出名字。生物學的基礎,是由準確地給生物命名開始。」

  1754年,林奈將植物與其生長環境的關係,分為六種:「水域植物」、「山域植物」、「陰域植物」、「草域植物」、「岩域植物」、「寄生植物」。這些分類的名稱,現今依然在用。1755年,林奈提出生物存在著「自然節奏」(natural rhythm),他佈置一個花園,按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成為大自然的月曆,表示生命的規律性。

  同年,林奈將植物的分類延伸到動物學,提出:「若能將生物精確的分類,將為世人開一扇窗,認識上帝與其創造,清楚、有次序、有法則。」他提出聖經裡已有動物分類的邏輯,在聖經利未記十一章裡就用到「腳蹄有沒有分瓣」、「吃東西有沒有反芻」、「身體上的翅膀、鱗片」、「用掌行走,或是四足在地上爬行」的方式來分類。

  林奈提出,凡是有固定形體存在的皆為「物」,他用「物」(substance)的概念來區分。有形體卻沒有生命的,他稱為「礦物」;有生命卻沒有感性的(feeling),他稱為「植物」;有感性卻沒有理性的,他稱為「動物」;有感性、有理性、有靈性(soul)─能夠思考永恆與敬拜上帝的,他稱為「人物」。

  林奈根據這分類的邏輯,1758年依動物的形體結構區分為「哺乳類」、「鳥類」、「兩棲類」、「魚類」、「昆蟲類」與「蠕形動物類」,這成為日後生物學重要的分類,其中他首先使用哺乳類這一個名詞。1757年,林奈在《有趣的自然》(De Curiositate Naturali)一書中寫到:「為何大自然中會有蛇、蜥蜴等長相難看或可怕的爬蟲呢?這是上帝創作的敗筆嗎?我愈觀察這些動物,愈認為這些生物有其存在的目的。當人評斷這些動物時,若能不以自己為中心,將會發現這些生物充滿了上帝創造的榮耀。」

  林奈最後的研究,是將「人」放入自然分類的系統中。他在1749年至1760年仔細地研究,如何精確的區分「人類」。林奈寫道:「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能思考永恆,能對上帝感恩,能敬拜上帝,是上帝差祂獨生子耶穌所救贖的對象。」「如果生物的分類是一個階梯,人類將是最高的一階。」林奈首先建立「智人種」(Homo sapiens),而後將人類歸於哺乳類靈長目人屬智人種內。

  當時已經有許多化石呈現史前有類似人類的生物存在,這些生物有的住在森林稱為「森林人」,有的住在洞穴稱為「洞穴人」,或合稱為「山頂洞人」;有些體型矮小稱為「矮人族」。這些生物沒有尾巴、能走路,能使用簡易的工具、也有雕刻與繪畫,但是林奈不認為這些上古時代擬人的生物是人類。根據林奈的造物,真正的人類或智人種是「渴慕永恆」(eternal attraction),不是生物的結構特徵所能區分出來,這是生命科學分類的極致,林奈寫道:「生物分類是簡化世界的邏輯,人類分類邏輯不等於真實的世界。」1759年,林奈將這些史前的生物稱為「擬人類」。近代許多生物學家常將人類的演化,以圖示呈現由猿人、山頂洞人到近代的智人種,卻很少定義什麼是「人種」,以為用牙齒、頭蓋骨結構的相似性就可以尋找到最初的人類,但是從這些東西真的能夠看出對「永恆的渴慕」嗎?近代生物學大量套用林奈的名詞,卻違反了起初林奈對於人種的定義。

  1760年以後,林奈的身體漸感不適,他逐漸退出生物學研究,轉而個別指導學生。每年暑假他持續邀請學生,前往他在哈馬比(Hammarby)的鄉間小屋,能與林奈同住,一起討論,是學生最珍惜的機會。林奈在1774年生病,逝於1778年,他在晚年時寫道:「在人生的末了,上帝帶我來此。我站在小山上,靜靜凝視著遠處潮浪,傾聽著浪花低訴,此外一片平靜。」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