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聖經與植物講座

麥子與稗子的戰爭

  「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馬太福音十三:24-25)
 

  有一場戰爭,已經持續了好幾千年,從過去打到現今,現今還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打,而且還會繼續打下去,這場戰爭的結果將攸關許多人的生存。如此重大的事件,報紙少有刊登,媒體也少有報導,也許他們儘揀不重要的報導,重要的卻濾過去。

  麥子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最多的三種作物,依序是玉米(Zea mays L. ssp.)年產784百萬噸,水稻(Oryza sativa)年產651百萬噸,麥子(Triticum spp.)年產607百萬噸。這三種農作物以麥子的營養份最高,是製作麵包主要的材料,不祇是人類需要麥子,許多家畜也以麥子為主食。在田間,看到麥子生長旺盛,是值得感恩的景緻,因為千萬個化學反應、物理作用、生物代謝在那裡靜悄悄地進行。在這世界,悄悄完成的事情,遠比喧鬧中完成的事情多。

  麥子的生產力很高,但是長期以來麥子一直有個爭競的對手,就是稗子(Lolium perenne)。稗子在幼株階段,外觀近似麥子,常由水中或風吹進入麥田。麥子生長的環境與地區,稗子也可以生長,因此麥田裡經常出現稗子。稗子所結的穗子,有時感染真菌,使誤食的人畜中毒,甚至死亡。稗子的根比麥子為淺,搶走麥子所需要的營養份氮與磷,不過麥子生長的根系較深,能夠吸收營養份的範圍較廣。由發芽階段到第90日的生長期(或稱為二稜期,double ridge stage),麥子的生長競爭優於稗子。

  生長後期(尤其是抽穗期,heading stage),稗子的根系會分泌有毒的氧化劑,抑制鄰近麥子的生長。這時稗子的競爭反佔優勢,導致麥子減產。在此時期,稗子的穗較黑、較小,麥子的穗較綠、較大,稗子與麥子在外型上容易區分。農夫會到田間除去稗子,以減弱稗子的優勢。耶穌比喻天國好比有人把好的種子撒在田裡,人睡覺的時候,仇敵把稗子撒在麥子中間。

  耶穌在講稗子的比喻之前,先講了撒種的比喻。撒種的比喻與稗子的比喻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是農夫撒種子在田裡,後者是惡者撒稗子在土裡;前者的競爭在生長初期,後者的競爭是在生長後期;前者移除,才能成好土,後者是不需要拔除,收成才處理。

  耶穌不要人去將稗子移除,是很獨特的教導。長期以來,農夫都到田裡除稗子,近代才發現稗子結穗時,人去清除,不祇傷害到麥子,也會使稗子愈長愈多。因為清除時擾動土壤,稗子的種子將落在土裡,以後翻土耕種,在土裡的稗子還會長出來,結果稗子愈除愈多。要讓稗子一次清除,最好是讓稗子長到末了,再一次清除,這是近代非常有名的「不翻耕」(no tillage)。

  我們跟隨主耶穌,需要學習安息在主裡。不應充當救火隊,哪裡失火,就去救火。不是惡者做一些,我們就要急著去善後。我們服事的發動權是在主,而非在仇敵的手裡。日後,稗子的株高約90公分,麥子可以長到120公分高,只要麥子繼續往下紮根,向上生長,末了還是會贏過稗子,結實纍纍。願耶穌的平安,一直在我們心中作主,直到見祂的日子。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