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斑葉鵝掌藤─為什麼葉片的排列會像雨傘?
斑葉鵝掌藤( Schefflera arboricola
)原產於台灣,葉子八片長在一支節上,向四方均勻散開。好像傘的八根傘骨,由於植株不高,有時會成爬藤,故又稱為「矮傘樹」(
dwarf umbrella tree ),葉為掌狀複葉(
palmately compound leaf )。
當八片葉子成為傘狀,無論陽光在任何方位,總有幾片葉子,會照到陽光,那麼鵝掌藤一定喜愛陽光囉?剛好相反,這種植物喜歡生長在較陰,陽光沒有直曬的地方。陽光愈強,這種植物就愈矮小。
陽光若持續直曬,葉片有的會呈現白斑。且由葉脈到葉緣,甚至整片葉子都白化。所以由葉片白化的方位,就可以知道那邊的陽光較強。
這種默默生長在幽暗、潮濕的植物,到底有什麼功能?有的:
第一:狀如傘狀,又具彈性的葉片與植株。可以擋住雨水的撞擊,減少地表土壤的沖蝕,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
第二:乾旱時,伸向空中的傘狀葉,可以在夜晚空中潮濕的水氣,在清晨形成露珠。葉子表面有蠟質,有助露珠,流經葉面,滴落地面,滋潤土壤。
第三:葉子有許多氣孔,能吸收都市空氣裡的苯( Benzene
),苯來自汽油的燃燒,是致肺癌風險的化學物質。因此這是非常適合種於房子四週,或室內,減少室內與室外空氣污染的植物。但是不要栽種錯誤,陽光太強的地方,葉子會為了減少損傷,自氣孔釋放有毒的氣體─異戊二烯(
Isoprene ),這將導致人過敏。
第四:葉子為了代謝進入氣孔的苯,植物在葉片中存有鈣(
Calcium
),苯要經過轉換,才會產生毒害,鈣會中斷苯的轉換。人類在二十一世紀才發現的解毒原理,在非常古老的年代,斑葉鵝掌藤已經具備了。
第五:葉子含許多的鈣,少有昆蟲或其他的動物敢吃。吃含鈣多的植物,動物易造成膽結石與腎結石。
第六:植物的造型,與數學有關。斑葉鵝掌藤是8片葉子,繞一個圓,圓形是360∘,葉子的夾角是360∘/8=45∘。45∘的夾角,是自然界最穩定的結構,例如金字塔、火山錐、協張橋、消波塊、建築鋼板等都用45∘。此外,雨傘或是太陽傘的傘骨也是夾角45∘。
這實在很有趣,為什麼斑葉鵝掌藤的葉子之間會成45∘夾角,葉子怎麼知道這是架構穩定的方法?在1713年,牛頓寫道:「上帝是數學家」,也許是美好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