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客旅觀察大自然手記

有一種魚經常不回家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在此像你們介紹一個勇士的族類。自古以來,他們有縱橫廣大的帝國,橫跨歐、亞、非,與美洲大陸的海邊。很稀奇的,世界上的歷史課本都沒有提到這個大帝國。他們也有不少的外敵,卻以海洋為疆界的壕溝,以紅樹林為城牆。很可惜的,地理學仍然無法準確標示他們的疆界。這個勇士的族類就是……」。我頓了一下,「是什麼呢?」學生們都側耳而聽。「彈塗魚。」我宣布答案道。

泥灘上的特技表演者
很多學生聽到「彈塗魚」這個名稱,就以為這種魚是彈到空中,就掉落在泥巴地上,沾得滿身泥土,露出一塌糊塗狀。這種直覺性的聯想,代表學生的自然觀察力有待培養,而且中文底子不足。

「彈」是自地面反覆躍向空中,「塗」是水流較緩的平坦地,用彈塗魚來敘述,呈現古人觀察的精準。彈塗魚的確經常在水流緩慢的灘地上彈動,是很容易看到的魚種,卻有一身的本領,是大部分的魚類所不具有的。

逐浪的魚
彈塗魚的體長約0.2~15公分,體重約1~20公克,是小隻的魚種,由於最喜愛50%海水、50%淡水混合的水域,所以經常隨著上漲的潮水,在潮浪的水緣前端進入內陸。由於順著漲潮內移,退潮時,又隨著後退的水浪游回岸邊,是非常省力的游動,因此小小的彈塗魚,可以在廣大的水域空間活動。

如果不想隨著漲退潮移動,彈塗魚會在水邊潮溼的泥地上做穴,做穴的方式是用身體左右蠕動,用頭部向泥裡鑽洞。彈塗魚跟著潮水在運動,具有「生物時鐘」的本能,大部分在晚上建造洞穴,而且洞口朝向漲潮水淹上來的方向。我們現在尚不了解,四處追逐潮汐的彈塗魚,為何會忽然停下來建造洞穴的原因;不過,下一波潮水上來,彈塗魚又離家去旅行了。

喜歡到陸地溜達的魚
不只能夠在水中游泳、在底泥處做穴,彈塗魚許多時間是離開水面,在灘地上覓食。牠們以附生在表土上的藻類為食,紅樹林落葉逐漸分解的過程中,會釋出大量的有機質,促進土壤藻類的繁殖,便吸引彈塗魚前來覓食。很少魚類能像彈塗魚,以陸地上的食物為主食,並經常在陸地上彈來跳去

彈塗魚的皮膚能夠直接吸氣,獲得生長所需75%的氧氣,另外25%的氧氣還需藉由鰓部在水中獲得,所以彈塗魚不能離開水太久。此外,彈塗魚在水中、泥中、空氣中、陸地上活動,這四種地區的溫度都一樣,彈塗魚雖有一流的體溫調節,但體溫在36℃以上就移動緩慢,42℃以上就迅速脫水死亡,因此每隔一個小時,還需要回到水中數分鐘,吸足氧氣、調節體溫,再離開水面。

迷人的眼睛
魚的眼睛大都在身體的兩側,可以看到較廣的角度,但兩眼不易同時看到同一目標,不像人類的兩眼可互補,因此看東西較不立體;但很特別的,彈塗魚的兩眼位置貼近,無論在水面下或是在灘地上看天敵―水鳥,都可以看得很立體;不過,彈塗魚的行動仍然謹慎,牠看水鳥很立體,水鳥看牠也很立體,所以彈塗魚喜愛到處逐浪、喜歡留在紅樹林下活動。紅樹林茂密的枝葉,提供彈塗魚最佳的隱密保護。

奇特的移動方式
彈塗魚能夠用獨特的方式移動,是因牠有強而有力的尾鰭,與豐厚的胸腹部。尾鰭拍地使牠反彈躍空,胸腹部堅強能夠承受落地撞擊。我經常林要學生觀察彈塗魚彈跳的頻率,有沒有受到灘地泥質或砂質、潮汐的漲退、灘地的含水量、距離紅樹林的遠近、陽光的強度、日夜的溫度,與水鳥的距離等因素的影響?這可以讓學生在野外定睛觀察一整天。

都市污水中所含的氨氮對於魚類有毒,河濱都市污水的匯流處,是許多魚類都避開的地方;彈塗魚卻經常聚在污水的入流處,關鍵是牠們具有氧化高濃度氨氮的能力。由於經常接近污水,彈塗魚有時會累聚污水中的重金屬如銅、鋅、鉛等,所以彈塗魚不能抓來食用,這是喜歡在野產店吃大隻彈塗魚的人,需要避免的。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