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的信同學系列關於科學

同學,為什麼有女兒真好?


下班後,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坐上餐桌,
努力找些話題,想打破晚餐時的寂靜,
「妳們覺得,我現在像什麼?」話一出口,才知道這問題問得不好。
萬一女兒說我像條豬,或像條狗,那該怎麼辦?
妻子先答腔:「我們覺得你長得像開卡蘆。」
「開卡蘆?」我愣了一下,怎麼以前都沒聽過這種說法。
後來,仔細一想,不禁哈哈大笑…
原來,過去我對家人所講的故事,這時竟然用上。


  開卡蘆(Phragmites karka)是一種分布全世界的草本植物,在臺灣也很常見,一般長在河邊或是溪濱。它的植株高約三到三點五公尺,成排生長,莖葉隨風搖曳,白天讓雀鳥站在它的莖桿上啼叫;夜裡成為青蛙休憩時的屏幕,還可以做為水牛的食物。

被低估的植物

  不過,一般人對開卡蘆的評價不高,例如東非的土著稱這種植物是「匹,匹」(pi-pi),這是火燒開卡蘆所發出的聲音;印度的土著稱這植物為「卡,卡」(kar-kar),這是採收開卡蘆時,莖部被壓斷的聲音;中國人稱這種植物為蘆,不是風吹過開卡蘆會發出「蘆,蘆」(lu-lu)的聲音,而是中國人通常稱莖細,穗小,根部粗大的植物為「蘆」,開卡蘆是其中一種。
  我在家裡講起開卡蘆的故事,是因為有一天我走在溪邊時,竟被這種植物「嚇」到。「怎麼會被嚇到呢?這麼多年來,你不是自稱為野外的無敵鐵金剛?」妻子問我。「是啊,連我都對同學說,我的爸爸是隻水恐龍,結果水恐龍竟然被水邊的一棵草嚇到?」女兒也質疑的問。

總是站在水邊的平凡者

  我常在溪邊走來走去,美其名是保護臺灣水資源的專家,其實是辦公室坐久了,就到野外遛達。有一次,我在溪邊看到一大叢的開卡蘆,長在溪邊的低灘地上。當時我沒有什麼感覺,只對它說了句:「日安,開卡蘆」便走過去了。
  隔了幾天,我又來到這溪邊,這次下了大雨,溪水上漲。我在高灘地上只看得到幾根枝莖較高的開卡蘆,頂部探出水面。我搖搖頭,心想:「開卡蘆都快滅頂了,沒想到水淹得這麼快。」之後的兩、三個月中,我又到同一個地方看了幾次開卡蘆,發現它還是泡在水底下。我不禁擔心起來,「水淹這麼久,恐怕都泡爛了。」我大概是個無聊的教授,才會三番兩次到水邊,只為去看一棵草。

認識平凡植物的不平凡

  枯水期終於來到,於是,溪流水位退回去了,我再回到老地方。「結果,妳們猜開卡蘆結果怎麼樣了?」我準備揭曉這幾個月以來放在心中的答案。「怎麼樣了?」妻女異口同聲問,也急著想知道。
「開卡蘆現在長得又好,又高大,又翠綠,而且在底部還攔住了更多的泥沙。不到一年,連那片小灘地都高起來了,真是令人驚喜啊!」我說道。
「驚喜?」妻女問道。「那當然。臺北翡翠水庫上方的這些開卡蘆,如果所攔住的泥砂愈多,溪流沖到水庫裡的泥砂就會愈少。因此,水邊的開卡蘆長得多,就能延長水庫使用的年限了。」我快樂的說道。

保護河溪的功能

  其實,我知道開卡蘆還有其他的本領,例如能把空氣輸送到根部,加速底部土壤的氧化;莖葉的彈性大,能減低水流沖刷;根部盤結能固著底泥等。不過經過長期觀察後,我仍然對開卡蘆奇妙的生命力感到佩服。
  因此,當女兒說道:「爸爸,你長得像棵開卡蘆」時,我不禁把頭抬高,因為那是一種讚美,使我忘了下班後的疲累。同學,有女兒真是好。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