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的信河馬食堂

河馬食堂(二七八)

海水為什麼有魚?

海水裡面,為什麼會有魚呢?這是個好問題,因為很基本。若說海水裡面,本來就會有魚,「本來就…」的答法,不是科學性的說法。若說魚的存在,是要給人作食物,這種答法,水準低。許多人看到野生動、植物,只想到「這可以吃嗎?」「好不好吃呢?」「吃了以後,有什麼藥效?」。將上帝的創造,視為食譜大全;視受造的奇妙,為養肝美容的聖品。同學們,請不要老是這樣的回應,不讓老師嘆息、流淚好不好?

海洋是地球上承受最多太陽光的地方,也是湖泊、河川所含營養份,最終的匯入處。多有陽光、多有營養的水域,會生長許多的藻類。海水若沒有魚類,藻類將過多,死亡沈積,導致水底缺氧,水面發臭。

魚類濾食許多的藻類,等於海水中營養份與能量的再份佈,免得過多累積。所以水域若不流動,又沒有魚在那裡,一定會發臭。

「惟獨惡人、好像翻騰的海、…其中的水、常湧出污穢和淤泥來。」(以賽亞書57:20)。將一切的好處往自己身上攔,那是殘暴;將所有的利潤都歸自己,那是苛薄。以為金錢可以擺平一切,那是無知;以為富有就有好名聲,那是愚昧。表面光鮮,底下污濁;表面慈善,淤泥暗處。只要環境略為改變,起點風,刮點浪,底下的腐臭就湧出。

這是提醒我們,不要作惡人。要分享,如同水中要有魚。在起風的日子,湧出之泥將不發臭。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