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水質

台灣灌溉水質的原水特性


影響灌溉水質電導度的因子有兩大類:自然因子與人為影響因子。自然因子是集水區岩層礦物的成份,風化溶解的速率,降雨與森林的種類。人為的影響主要是社區排放出來的污水,與工廠生產後排出的工業廢水。

台灣灌溉原水電導度的爭議

灌溉水質是維護台灣農業環境最主要的用水準則,但是二十多年,最被外界置疑的是「訂定灌溉水質電導度不超過750μs/cm是不合理的,因為取水口的原水電導度已超過此限值了」,台灣灌溉水的水源若超過750μs/cm,那麼訂定750μs/cm的要求,就不合理了。但是台灣灌溉原水的電導度真的超過750μs/cm嗎?

影響台灣灌溉原水電導度的最主要原因是礦物的母質。台灣礦物母質的特性主要受到台灣這塊島嶼形成的過程所影響,所以台灣各地灌溉水質的主要特徵,是過去千萬年來所決定的。人類的影響祗是近四、五十年的台灣工商業起飛,祗是後者的影響大於前者的影響。


七星、北基農田水灌溉水電導度最低的原因

台灣這個島出現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可能是在二千年前三國誌裡的「夷求」。但是台灣冒出海面,是約在一千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移動,向西北方向的「歐亞大陸板塊」擠壓,將原來在海底下的沈積土地,因「造山運動」擠出海面,產生台灣的主要山脈,如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等。

玄武岩而後受地球板塊的運動,冒出海面的火山爆發,在澎湖海面爆發的岩漿力量較小,形成平緩地型的玄武岩,這產生日後澎湖缺乏高山、灌溉不易與其地面水電導低的原因。在金門海面的火山力量更弱,熔漿沒有噴出,而在地下逐漸冷卻,形成花崗岩,花崗岩的質地緊密,風化不易,所以金門島嶼的水中電導度更低。

另有火山爆發的力量大,岩漿冒出再快速冷卻,即形成安山岩,分佈在台北、基隆、台東海岸山脈與綠島、蘭嶼,這些地區的水質電導度低。所以台灣各農田水利會,灌溉水質電導度最低的,為七星、北基農田水利會,例如張尊國與張文亮(民國84年),監測七星水利會在大屯山區安山岩的灌溉原水,發現從未超過200μs/cm。

灌溉原水質電導度最低,並不保證這裡有最好的灌溉水,因為熔岩的高熱,使得一些金屬如金、銅、鋅等會自地下熔漿噴出地面,隨著安山岩的水解,而將重金屬釋入灌溉水中。例如張文亮與唐瑞霖(民國83年)分析七星農田水利會的原水,發現水中皆有微量的鋅,0. 04~0.1mg/l,這將使得灌區土壤中含有較高濃度鋅的累積。

彰化、雲林、南投、宜蘭、高雄、屏東農田水利會灌溉原水電導度較高的原因

台東卑南溪的農田中央山脈在地板塊運動時,經過擠壓生熱,在300℃以上的高熱,原先的砂岩與頁岩變質成為質地更細,表面有黑色雲母,其平板結構的「粘板岩」。粘板岩是台灣山區最主要的岩石,流經的主要河系,包括:宜蘭的蘭陽溪,彰化、雲林、南投的濁水溪與高雄、屏東的高屏溪,沖積而成為宜蘭平原、濁水溪平原與屏東平原。而土壤主要為粘質壤土,或壤質粘土,且土壤為中性,土色深黑,鈣、鎂營養份多,為台灣農作生產最富饒的地區。

用流經粘板岩風化地區的水,作為灌溉水的原水,其水中的電導度值是會台灣最高的,主要的原因是黏板岩的片狀結構,使得水份容易進入,增加水對岩石的溶解機會,所溶出的無機鹽類也最多。有黏板岩的山坡地也最易產生山坡的崩落,水的濁度與懸浮性顆粒濃度也較高。濁水溪因為有高度的顆粒懸著,故被稱為「濁水溪」。

根據徐玉標(民國56年)的分析,濁水溪在南投名間鄉,流進彰化八堡圳的原水電導度為466μs/cm;彰化海口地區蘆筍田而高屏溪的灌溉原水,為高雄縣美濃引荖濃溪的獅仔頭進水口之電導度測得436μs/cm,引旗山溪的旗山鎮旗山圳進水口其電導度為439.5μs/cm,另蘭陽溪引為灌溉的原水,在宜蘭縣羅東鎮萬長春圳進水口為372.5μs/cm。這些台灣最主要稻米生產的灌溉原水電導度皆低於750μs/cm 。由此可知,就農業灌溉而言,台灣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地方,即時地面水流經較易風化的粘板岩地區,灌溉的原水電導度仍低於750μs/cm。

苗栗、新竹、台中農田水利會灌溉原水電導度特性

台灣西部的丘陵台地,主要的岩石母質是砂岩、頁岩與經由風化而成的紅土礫石層。由砂岩與頁岩沖積成的土地面積,在台灣的分佈面積最廣,分佈所在有新竹平原、苗栗平原、台中平原、嘉義與台南平原、恒春平原,流經砂、頁岩的主要河系有頭前溪、後龍溪、大安溪、大甲溪、大肚溪、朴子溪、八掌溪、急水溪、將軍溪、曾水溪與二仁溪、四重溪與保力溪,分別由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嘉南、與屏東農田水利會取為灌溉水的水源。

台灣的砂岩與頁岩年代非常古老,大多是在一千萬年前,由中國華中平原沖刷到大海的泥土,在海底或壓密成為水成岩後,隨著中央山脈的造山運動,而突出水面。砂岩的顆粒較粗,頁岩的顆粒較小,因此風化後前者形成砂質壤土,後者形成粘質壤土,這種差異使得嘉義以北,與嘉義以南土壤與灌溉原水電導度的特性不同。

嘉義以北的岩石母質,大多是在較淺的海中,堆積成的,其顆粒約0.6~21㎜的砂粒膠結而成,其化育成的土壤顆粒也較粗質,由於砂岩顆粒表面的吸附鈣、鎂等離子較少,所以經過弱酸性的雨水所水解後,所流出的水中含的無機鹽較少,電導度值亦低,酸鹼值呈弱酸至中性。這種地區灌溉原水的水質電導度以徐玉標(民國56年)所測,在新竹芎林鄉舊港圳頭前溪的進水口為318.5μs/cm,新竹頭份鎮中港溪大埔隧道進水口為283.1μs/cm,苗栗縣公館後龍溪穿龍圳進水口為389.5μs/cm,苗栗縣卓蘭大安溪進水為358μs/cm,台中縣豐原鎮大甲溪葫蘆墩進水口為271μs/cm,南投縣國姓鄉烏溪龍泉圳進水口為299.4μs/cm。這些嘉義以北屬於砂岩的灌溉原水水中電導度皆低於400μs/cm。

嘉南農田水利會灌溉原水電導度特性

嘉南平原台灣最大的平原,嘉南沖積平原岩石的母質是以頁岩為主,其形成在較深的海域,泥質沈降堆積而成,後來隨著中央山脈的造山運動出了水面,其岩石的所含顆粒大多是小於0.004㎜的細坋粒,所以其沖積的土壤顆粒細,大多是粘質土壤,由於坋粒與黏粒的吸附鈣、鎂離子較多,對於弱酸性的雨水有較高的緩衝性,所以流經細質頁泥的水中電導度高,而其水質多呈微鹼性,頁岩化育而成的。六龜山邊的黏板岩

由粘質壤土粘粒較多,長期經過水的滲漏,部份粘粒隨著水份向下移動,逐漸累積在土壤中某一個深度成為「硬盤」(hardpan),這些土壤又稱為「盤層沖積土」,是南台灣著名的「看天田」,非常不易耕種。盤層沖積土主要分佈在嘉義縣的大林、民雄、水上到白河一帶,根徐玉標(民國56年)的測定白河的急水溪白水溪線進水口,其灌溉原水電導度814.5μs/cm,這是台灣灌溉原水中電導度最高,且超過750μs/cm的地方,水質偏鹼性,pH值8.1。

嘉南平原的土壤變化很多,像在高雄的阿蓮鎮的岩石母質是比頁岩更細質的「泥岩」,這是更深海下堆積形成的水成岩,其風化後的土壤,是極細的黏土。這種土壤遇水會有膨脹現象,所有的土壤表面的孔隙易被阻塞,以致下雨時,水份很難入滲進入土壤中,都成為地表逕流,因此易產生沖蝕現象。由於地面上的水不易進入土壤中,所以植物難以成長,這就形成嘉南平原南部的田寮丘陵,形成泥岩惡地-「月世界」。泥岩化育的土壤

另外在嘉南平原的西部採近海邊的區,由彰化的鹿港經雲林的崙背、嘉義的東石、台南的學甲、七股,直到高雄的湖內都是屬於最近期的海水沖積平原,土壤大多是粗質砂壤土或是砂土,土壤中的鹽份很高,這些鹽份的來源有潮水的入侵,海風吹入的鹽霜與接近地面下的淺層地面水毛細作用,導致的地表土壤鹽化,這些「鹽份地」是台灣最不易耕種的地方,其所能生產的作物也最少,如果引用鹽份地的水源作為原水灌溉,其水中電導度也易超過750μs/cm。徐玉標(民國56年)測定在湖內鄉的進水口,水中電導度值為796μs/cm,由於湖口接近出海口,進水口受到威潮的影響,使得電導度較高,其水中酸鹼值8.0。

為了提供嘉南平原的頁岩沖積土上的作物灌溉,與淋洗去嘉南平原約七萬公頃的鹽份地,其所需的灌溉水不僅要有足夠的水量,也要有低於750μs/cm的灌溉水質,這是位於台南官田鄉烏山頭水庫的貢獻,其水源來自頁岩集水區的曾水溪,徐玉標(民國56年)測烏山頭水庫電導度為453μs/cm,這是嘉南平原最主要的灌溉原水的電導度值。

桃園、石門農田水利會灌溉原水的電導度特性

礫石紅壤土是台灣西部平原極具特色的土壤,其土壤是酸性,土壤PH值小於6。這些土壤主要是分佈在大安溪以北,由觀音山南下至桃園台地與新竹台地,此外少部份是在大安溪以南,由台中看到彰化的八卦山台地,再轉入南投的埔里台地。

這些紅壤中常有礫石故又稱為「礫石紅壤土」。礫石 又稱為「鵝卵石」,台灣西部紅土台地的礫石大多是由中央山脈上崩落的岩塊,經過河流的摩擦力,岩塊的稜角被磨去,就成為表面光滑的礫石,這些中央山脈經過磨擦的礫石大多是頁岩,粘岩或頁岩。礫岩間的孔隙性較大,地面上的水份容易進入,風化形成的沖積土,不僅土中大部份的鈣、鎂含量低,而且氧化形成紅色的氧化鐵,由於大部份的陽離子都被水淋洗,紅壤的成份祗剩氧化鐵,與本身礦物所組成的氧化矽,紅壤是貧療的土壤。

三義火炎山紅壤的形成除了礫石地型之外,也與當地的高溫、多雨有關,加速水份對土壤陰陽離子的淋洗,與氧氣氧化的速率。台灣在彰化八卦山地以南,降雨量逐漸減少,較不易化育為紅壤。要一直到鳳山以北,旗山、大社、仁武、六龜附近的平台,才又有礫石紅壤土出現。礫石紅壤的台地,如果在河床的旁邊,高起的台地被入滲快速的水流侵蝕,侵蝕處就形成凹層,未被侵蝕就成為凸層,這種台地會在很短距離下,出現的密集凹凸山峰,產生台灣非常著名的地型,如大安溪畔的三義火炎山,與位於高雄荖濃溪畔六龜的十八羅漢山。

位於礫石紅壤台地附近的灌溉水源,因為受到水份入滲快的影響,平原多有地下湧泉,所以在桃園、新竹、台中、彰化台地下多有湧泉,也是台灣特殊的農業用水景緻之一。根據徐玉標(民國56年)測之桃園台地上的五口池塘,其水中電導度在130~240μs/cm,而位於桃園縣龍潭鄉的石門水庫電導度也在235~290μs/cm,這應該是石門、桃園農田水利會灌溉原水的電導度值。

花蓮與台東農田水利會灌溉原水的電導度特性

台灣東部的岩石大多是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等,這些岩石大多是頁岩與砂岩在地下受不同熱度影響,礦石結晶產生變質性的重新排列。由於變質岩的岩層之間的聯結性弱,故水流經變質岩時,岩石母質所含的無機鹽類容易釋出進入水中。

根據徐玉標(民國56年)的分析,台南東鹿野鄉卑南大溪池上圳進水口,花蓮縣富里鄉秀姑巒溪秋林圳進水口,花蓮縣吉委鄉木瓜溪吉安進水口的小中電導度分別為462、448與369.5μs/cm,等低於500 μs/cm。

由此可知,台灣灌溉水水源的電導度受岩石母質的影響很大,除了在白河盤層沖積土與湖內鹽份地之外,其他地區的灌溉水電導度輻小於750μs/cm。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