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故事環境保護第一線

保護濕地──先保護水鴨

   當人類與鴨子第一次見面時,在想什麼?人類的歷史上沒有留下任何的答案——是讚美體形這麼優美的生物,還是想拿根鴨毛插在髮上當裝飾,或是以為這種鳥的肉大概很滋補,還是只想抓一隻帶回家養?

對鴨子的誤解
  鴨子的繁殖率高,性情也溫順,不攻擊人。冬天時,鴨子滿天飛,一直是冬日進補的材料,如「薑母鴨」、「北京烤鴨」、「鴨肉肥腸」、「鴨肝與鴨腸」等。但是,在人類廣泛使用槍枝後,情況就改變了。一八七六年時,光在美國與加拿大就有兩千萬隻鴨子被獵人打下,數量約占北美鴨子總數的百分之十七到二十。
  獵人把鴨子打下來並不全是為了吃。許多獵人認為他們在寒冷的冬天,躲在水邊草叢等待鴨群進入射擊範圍,然後瞄準,扣板機,在槍管的怒吼聲與鴨群驚飛的呼叫聲中可以得到快感。當時那些獵人的口號是「鴨子是打不完的」;更槽的是,許多鴨子棲息的水域的水被排乾,改為農地或是社區用地。

鴨子減少的原因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鴨子已經少很多了,都市裡已經看不到鴨群成千上萬飛翔而過的景象,許多孩子沒有機會聽到野鴨的叫聲,連獵人也意識到能打到鴨子的機會愈來愈少。除了獵捕,人類製造的水汙染更使得野鴨的數目大量減少。一九一五年,上萬隻的鴨子在遷徙過程中死在美國西部的「鹽湖城」,主要就是受到汙水中的新月藻毒害。此外,一九一八年,研究發現獵人打鴨子的鉛彈,會緩慢溶解,釋放出鉛,造成鴨子鉛中毒。因此,在大自然中,鴨子的容身之地愈來愈少了。
  但是,後來美國有一位名叫達藺的卡通漫畫家卻改變了這一切,並且影響全世界開始重視保護鴨子。達藺自稱是「和上帝合夥照顧野地的人」。一九三二年,達藺推動全世界第一個保護鴨子的法案,稱為「鴨子印花法案」,後來立法通過。

獵鴨前先買郵票
  這項法案的內容是發行以鴨子為背景的一元郵票,人們每次打獵前都必須購買郵票當作印花稅,而不獵鴨的人也可以買這種郵票。政府每賣出一張郵票,就將其中的零點九八元作為保護鴨子的基金。這項法案從一九三四到一九五二年,每年替鴨子賺進美金五百萬元收入,並且買下兩百萬公頃的土地當作溼地來保護牠們。這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案,也促成下一波的溼地保護運動。
  
由於鴨子印花法案有基金收入,便可以聘請專家前來參與保護野生動物,此外,還催生了「環境保護法」與推動成立環保署。
  一九八○年代初期,臺灣在宜蘭無尾港成立第一個水鳥保護區,後來也發行了印刷精美的鴨子郵票。不過,卻很少人知道全世界的溼地保護運動與環境保護運動,是源自對鴨子的保護呢!

由鴨的胸骨判斷天氣   

根據考古,冰河時期的人類就已經在洞穴的牆壁上畫鴨子;西元前五千年,埃及人的象形文字有鴨子的造型;古希臘時期,聰明的哲學家可以由雁鴨科候鳥胸骨的厚度來判斷冬日的嚴寒情形。在高緯度的地方,如果天氣變得越冷,使得南下遷徙的候鳥沿途所覓得的食物越少,牠們的胸骨就會越小,所以由胸骨就可以判斷出即將到臨的氣候。而在羅馬時期,水手則由海邊雁鴨的多少來判斷適合出海捕魚的日子;因為海魚愈多,就會吸引愈多的雁鴨前來。   此外,許多民族的文化也都有鴨子的記錄:南美洲印第安人的雕刻作品上有鴨子;墨西哥土著以鴨子作為圖騰;中東人以鴨子當作昂貴的交易品;亞洲的原住民用鴨毛當作箭羽。中國人很早就以鴨的叫聲作為「鴨」字的發音,甚至拿鴨子來作詩,例如,文學家蘇軾寫的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在臺灣,早期在河邊趕鴨的載具稱為「鴨母船」,養鴨的地方則稱為「鴨寮」。

 

你能不能回答:
1.人類與水鴨有哪些互動?
2.為什麼保護水鴨,就需要保護溼地
3.臺灣第一個水鳥保護區在哪裡?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