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故事生態工程史

土壤快濾淨化工程的起源

  在宇宙裡,氧是非常稀有的氣體,約只佔0.8%;但地球上卻有許多的氧,占海洋重量的85.8%、地殼的46.6%、空氣的23.2%。宇宙裡,沒有一顆星球像地球有這麼多氧。氧在地球上,勢必有些特殊的用途與目的,是被一般人所忽略的。

  許多的學門都有一門或二門最基本的學科,如果明白這基本的學科,就比較容易了解那個學門。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是許多人關懷的主題,也是人類在21世紀所要持續面對的問題;甚至在未來,可能人類頭腦最好的一群人,可能會去對付人類自己所製造的汙染問題。在科學範疇裡,了解生態環境最基本的學科就是「環境化學」,許多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學問,包括自然淨化工程,都是由這門課延伸出去的。

水質指標的設定
  最開始提出環境化學的人,是著名的科學家富蘭克南(Edward Frankland, 1825-1899)。化學課本裡的「化學鍵」理論、有機物的「同分異構物」,都是他先提出來的。不過他對生態環境最大的貢獻是提出:「汙染不只是現象的敘述,而是要經由準確的科學量測來呈現」。富蘭克南在1868年擔任英國皇家學會的化學教授期間,最早提出應該建立「環境指標」來量化環境汙染。
  富蘭克南注意的是流經倫敦的泰晤士河水質依然不佳,因此用河流流域的觀點來探討泰晤士河的汙染問題。他首先在皇家學會內成立第一個「河川水質分析實驗室」,這是第一間環境化學實驗室,探討河川水質的指標與實驗方法。

溶氧與生化需氧量
  經過二十五年的細心研究,富蘭克南才訂出水中氧氣的濃度(簡稱溶氧,dissolved oxygen)為河川水質汙染的指標,並訂出過錳酸鉀分析溶氧的實驗。他在1893年提出河川遭受汙染,水中的溶氧就會遞減,水中微生物的種類與數量就會隨之改變。缺氧時,微生物代謝產生的氣體如硫化氫,造成汙染河川的臭味。為此富蘭克南首先提出增加河川曝氣的機會,就能改善河川的汙染。他又研究水中溶氧減少的原因,是微生物(尤其是細菌)代謝分解有機物時所耗掉,他稱這些耗掉的氧氣為「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並認為增加河川的曝氧量,要超過生化需氧量,才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為此,富蘭克南被稱為「環境化學之父」。
  由於水流從泰晤士河上游,游到下游所花的時間為5天,他稱這5天細菌分解有機質所用的氧氣為「5天生化需氧量」(簡寫為BOD5)。迄今,BOD5是普世河川汙染的量化指標。由BOD5的量測裡,富蘭克南發現,空氣溶入水中所增加的溶氧量,無法滿足細菌分解有機物所需的氧氣量,因此單靠大自然的自淨作用無法解決河川汙染的問題,人類必須要負起管理的責任,而非全然依賴大自然。

讓氧氣持續幫助汙水淨化
  富蘭克南根據溶氧與生化需氧量的理論,進而提出河水淨化的設施──「砂濾」(sand filter),他讓汙水流快速流過約60公分深的砂層,只要保持砂層的空氣流通,一方面讓砂層間的細菌分解汙水,一方面好氧狀態能夠讓原生動物(protoza)生存,原生動物攝食大量細菌,就能避免砂層裡細菌生長過多而淤泥過多,產生阻塞。
  富蘭克南考慮的非常周到,他將砂層底下的土壤夯實,先舖上細石子,再舖上防漏的黏土層,以免流經砂層的汙水汙染到地下水。長期以來,砂濾成為有效淨化汙水、造價與維護都低廉的工程方法。
  環境化學成為保護生態環境最基礎的學問,也讓人們知道地球有這麼多的氧氣,利用這些氧氣,可以產生許多自然淨化的效益。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