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故事化學的故事

當瘦母牛吃掉肥母牛 ——論熱力化學

一、焓的觀念
  
  人經常把所遭遇的事情做成鮮明兩面的區分,不是好就是壞,不是幸運就是歹運,不是光明就是黑暗,不是快樂就是悲傷,不是成功就是失敗……科學家一開始也把化學反應,分成吸熱反應或是放熱反應,但又發現無論是吸熱或放熱反應,都對地球上的生命產生莫大的好處。

 

  十九世紀的化學家花了許多時間在思考:「化學反應為什麼會發生?」這個問題。當石頭在滾動時,背後一定有「推動的力量」;當蓮霧從樹上掉下來,一定是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老鷹在天空展翅高騰,是受到熱氣上升力的幫助;這些現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明顯的有力量在推動。但是推動化學反應的是什麼力量呢?如果不瞭解何種力量在推動,就無法回答為何化學反應會發生?這個問題的思索產生了「熱力學」(thermodynamic)的理論。
  德國的化學家烏利克(Hermann Ullich, 1895-1945)提出「焓」(enthalpy)的概念,來解釋化學反應的進行。由於大部份的化學反應是在一定的空氣壓力下,或一定的高度下進行,所以他定義焓,是在一定空氣壓力下化學反應的「熱」(heat)。

  他根據焓值,發現有的化學反應會釋放熱量,使周圍的溫度提高,他稱此為「放熱反應」(exothermic)。也有反應進行時會吸收能量,使周圍的溫度降低,他稱此為「吸熱反應」(endothermic)。他提出,如果外界沒有提供足夠的能量,自然界的化學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放熱反應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燃燒汽油就是放熱反應,汽車不過是用汽油所釋放的熱量去推動引擎,帶動車輪轉動。普世最常用的交通方式,竟然是維繫在汽油的放熱,難怪提煉汽油的原油會成為各國勢在必取的東西。
原油的組合是古代的植物經過地殼的激烈變動,被掩埋在缺乏氧氣的地方,植物體內有機質所產生的質變。

  因此燃燒汽油的能量,是來自早期的太陽。能量彷彿地下水一般,原來古代有些太陽能量,經光合作用,仍一直藏在地下,到近代才流出來。誰說近代的工業革命,全是近代的貢獻呢?


二、熵的觀念

  公元一千七百年前,埃及法老王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七隻母牛從尼羅河上來,每隻母牛又胖又好看,安靜地在河邊吃草;後來又從河裡上來七隻母牛,每一隻母牛又瘦又難看,瘦母牛不安靜地吃草,反去吃肥母牛,結果瘦母牛不僅吃掉了肥母牛,而且長得與原先一樣瘦。

  這一段瘦母牛吃掉肥母牛的有趣記載,是取自聖經創世記四十一章14~21節。照一般人的經驗,當胖子與瘦子在摔角時,是胖子壓倒瘦子;在股票市揚裡,是有錢的大戶吃掉小額投資的散戶;在政治圈裡,是票數多的政黨奪下票數少的政黨政權;怎麼會有瘦的吃掉肥胖的?而且吃了以後又像沒吃般?法老王的這一個夢,在一般人的經驗裡,實在不好解釋,難怪當時的術士都解不出來。

  不過在化學世界裡,的確是如此。原子排列整齊的礦物,會逐漸溶解成四處亂撞的離子,除非到了過飽和濃度,否則離子不會沈澱再成固體;結構緊密的木頭,遇到火後,會燒成一堆鬆散的灰燼,但不會變成植物。

  自然界的反應,似乎依循著一個固定的方向在進行,由有秩序向著沒秩序方向進行,整齊朝向混亂。猶如一個撞球,撞到排成錐形的球堆上,球會四散,但除非有人介入將球重排成堆,否則分散的球不會自己重新排回原狀。所有生物長到一個階段,就會衰老、死亡,除非上帝賜人新生命,否則人無法重生。

  一八五○年,德國的物理學家克勞修斯(Rudolf Clausius, 1822-1888)稱此現象為「熵」(entropy)。entropy是en與tropy的合字 ,原意為改變的方向。他提出「宇宙裡的能量雖然不變,但是能量存在的狀態愈來愈混亂。」前半句稱為熱力學第一定律,或能量不滅定律,後半句稱為熱力學第二定律。這是近代科學裡非常重要的理論,同時也宣告出,偉大的帝國最後終必傾覆,幾近完美的電腦必會當機,大自然一切的真、善、美,終必歸於虛無、混沌。

  所有的原子在一直互相碰撞之下,逐漸將熱量散失到四周,並且本身的速度愈來愈低,碰撞就愈趨緩慢,溫度就愈低,最後降到-273°C時,此時原子、分子、離子都全停止碰撞,這溫度稱為「絕對零度」。

  克勞修斯量化「熵」,是一個系統熱量的流出除以溫度,由於熵總朝向混亂的方向,故又稱為「亂度」。所以熵愈高的系統,溫度愈低,而且愈混亂。若流失許多的熱量,能夠擁有的能量就愈少,那是趨向科學定義的「死亡」。

  但在真實的世界裡,樹木仍然在成長、小鳥在唱歌、小孩在奔躍、溪水在流動,生命力依然充斥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關鍵在於仍有能量持續地進入地球的系統裡,包括太陽,非常精準地供給地球生物所需要的能量來源。地球內部的熔漿,也對地面提供若干比例的能量補充,使得千萬年來,這個星球的生命氣息,並沒有歸於死亡。

  試問,是誰在保守這個星球,甚至整個宇宙,雖有死亡,但是仍然生生不息?


三、化學反應為何會進行─質量作用定律
    政治與科學不相同的地方,是政治要有許多的力權,才能征服一小塊的版圖,而科學是在很平凡的事上,竟然發現開啟許多大自然的奧秘。

  球在滾動,是有力量在推動;水份在蒸發,是有熱量在背後提供;磁鐵會互相吸引,是有正、負極的作用;星球會照著固定的軌道運轉,是有萬有引力在吸引。人所能見的大自然變化,並不是偶然的,或突發的,而是背後有自然界的「律」(law)在管理,這是造物者對宇宙的保守。

  有些大自然有些變化,不像球、水份、磁鐵、星球等移動性,物體並沒有明顯的移動,前者是屬於「物理」探討的領域,後者屬於「化學」探討的範圍。化學的變化也有基本的「律」在支配嗎?

  在十九世紀,挪威有兩位科學家,古樂伯格(Gato Guldberg, 1839-1902)與衛居(Peter Waage),他們相信化學變化之後,「律」仍然像一隻看不見的手,推動物質產生化學變化。在1862年,他們以酒精與有機物質的醚化作用(etherifiction),進行了300次以上的實驗,發現酒精的濃度愈高,與有機質反應的速度愈快,反之,酒精濃度愈低,反應的速度愈慢。

  根據這些實驗結果,他們在1864年提出物質的濃度,能推動化學反應的進行,濃度愈高,反應速度就愈快,這理論是正確的,後來稱此理論為「質量作用定律」(law of mass action)。
  這個定律的發現仍然無法回答所有化學反應的問題,但是幫助人了解許多大自然的奧妙,例如污染有機質排入河川時,細菌就能快速去分解,因為物質愈多,分解的速度就愈快;當細菌分解有機物時,水中的氧氣也會被使用掉,轉換成二氧化碳,但是空氣中的氧氣與水中的氧氣濃度相差愈多,就有愈多的氧氣自空氣溶入水中,使細菌能夠繼續分解污染質,這都符合化學的「質量作用定律」。

  這種現象稱為「自然淨化作用」(natural purification),能保護河川與其中所有的生物,而且是免費地、默默的,持續地在我們周遭進行,真是造物者給所有生物白白的恩典。


四、化學反應的進行曲-哈克特教授給學生的三個問題

  數學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是看似持續變化的化學反應,竟然用數學的線條可以準確的穿串化學實驗的數據。

  科學的進步,像是接力賽,一棒又一棒的傳遞下去。1862年,古樂伯格提出化學反應的速率與反應物的濃度有關。英國牛津大學的教授哈克特(Augustus Vernon Harcourt, 1835-1919)接著認為「有關」是很籠統的字眼,應該進一步精確的敘述。這也顯示科學家是理想主義者,總想把事情釐清,把朦朧不明處弄清楚。

  為了精確,哈克特將數學引進化學,他用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與碘化鉀(KI)反應,可以產生碘(I2)與水為例,以過氧化氫濃度在時間的反應變化,稱為「反應速率」(reaction rate),在反應開始時的濃度,稱為「初始濃度」(initial concentration),現今普世的化學課本皆用這兩個名詞。

  碘在澱粉之下會呈現藍色,這是一個很容易觀測的實驗。哈克特教授在1867年所編的教材裡,問了學生三個問題:(1)用數學裡積分的方法去求初始濃度在時間上的變化率,(2)比較這變化率與初始濃度的關係,(3) 溫度對於變化率的影響。

  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插曲,這麼重要的研究竟然不是發表在研究報告上,而是出現在學生的習題上。這三個題目,是化學反應動力論最重要的三個論點:化學反應的變化率積分能夠準確量化,與初始濃度呈正比的關係,且受到溫度的影響,後來科學史就稱化學反應動力論,為「哈克特動力論」(Harcourt kinetics)。

  化學反應受到溫度的影響,所有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也沒有例外,因此生物的存活皆有賴合適的溫度,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改變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速率。有些生物會作穴、築巢、建屋忍受一些溫度的變化,但是適應的溫度範圍非常有限,太熱與太冷都將使生物無法生存。

  因此,地球剛好的合適溫度範圍供生物存活與適應。人類化學知識愈多,愈能體會大自然的奇妙。迄今,化學仍不斷地向人邀約,往前挖掘吧!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