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故事化學的故事

連李冰都不知道的水知識 —由水論大自然


一、水的重要性
密度的奧秘
  水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東西,自然界有些重要的物理或化學的法則,是許多物質所遵守的,惟獨水不遵守。水的特性,讓許多科學家「跌破眼鏡」,水是最平凡,又是最奇妙的東西,讓這世界許多聰明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幸好水不遵守自然界的這些常規,否則所有的生物都無法生存。例如,在自然界的物質,溫度愈低其密度就愈高,水的密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密度,但是降到4℃時,密度為最大,4℃到0℃結冰,溫度雖然降低,水的密度反而降低。幸好,水的密度不是在結冰時最大,否則在冬天時,結了冰的水會沈到水底,表面的水則繼續結冰,又往下沈…如此整個海洋、湖泊、河川從水底到水面都會結成冰塊,沒有一條魚,沒有一棵水草能夠長在冰塊裡,整個水域變為毫無生命氣息的沉寂。
  但是事實不是這樣,結了冰的水,因為密度比4℃時的密度小,所以是浮在水面上,而不會沉到水底。水面上結了冰,就會隔絕水與冷空氣的接觸,冰結到某一個厚度後就會停止。這樣底下的魚類仍然可以生存於嚴冬之下,即使在終年冰天雪地的南北極,企鵝仍然可以在冰塊底下找到豐富的魚群為食物。為什麼水會有這種奇妙的特性,幫助生命的生存,這是科學家無法回答的,全世界只有水有這種特性,其他物質都沒有這種特性。
  由4℃到0℃,水結成冰以後,因為密度降低,冰的體積反而膨脹了十分之一,所以在海上看到冰山要提高警覺,因為浮在海上的冰山只佔全部冰塊體積的十分之一,另外有十分之九是沈在水底,曾經不可一世的鐵達尼輪船,就是一時大意,被冰山撞沉的。
 

漁場的所在
  當水的溫度愈低,水中溶解的氧氣會愈多,當水的溫度愈高,流過赤道水中的營養物質會較多,這包括水中浮游性有機物也較高,這些有機物是來自陸地溪流帶下來的。當海水中含氧氣較多的寒流,遇上含營養物較多的暖流,在交會之處有豐富的營養物供魚類攝食,又有較多的氧氣供魚類呼吸作用(respiration),常成為世界上魚類最多的地方,如在加拿大海邊的「拉不拉多」漁場。
  另外在溪水與海水的交會之處,淡水中的有機營養物與海水中較高的溶解氧氣相混,也會使河口或是感潮之處成為另一個漁場。例如台北縣的淡水河是大漢溪、新店溪與基隆河匯合而成的,這三條支流遭到台北工業、都市廢水所污染,在中下游又黑又臭,除了大肚魚與吳郭魚之外,很少見到其他魚類的蹤跡。但是一到淡水河關渡附近,受到海水的影響,水裡的魚又多起來了。在淡水河口迴游的魚有很多種,例如花身雞魚、大鱗梭、黃鰭鯛、白帶魚、大眼海鰱、銀紋魚鯛、短嗜魚、七星鱧魚、虱目魚、烏魚等。
 

水的流動
  水在常溫之下是液體,到了100℃才會達到沸點,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是在常溫之下,怎麼會是液體呢?水的分子量是18 g/mole,即每一莫耳的水分子數(6.02×1023個),有18克重,但是分子量34 g/mole的硫化氫(H2S),沸點是—59.6℃;硒化氫(H2Se)的分子量是81 g/mole,沸點是—42℃,所以在常溫之下,硫化氫與硒化氫都是氣體,這是自然界的另一個規則,分子量愈高,分子彼此的作用力高,要把分子的距離拉開,使每個分子能自由移動比較困難,所以分子量愈高,沸點就愈高。結果水又違反了這一個規則,分子量比硫化氫的分子量低,沸點卻高達100℃,水在地球上大部份以液體的形式存在,使得水在地球的表面能夠移動來移動去。
  中國有句諺語:「如江河下百川」、「一江春水向東流」,都是証明水容易在地面上移動,水也可以由地面移動到地下去,所以有俗語提到「覆水難收」,表示潑出去的水就不易收回來,甚至說「河水不犯井水」表示在地面上與地底下流的水互不相通,其實地面水與附近的地下水是相通的,只是地下水的流動較慢罷了。水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移動速度,成為人將來要管理水、使用水的重要課題,水多的地方容易淹水,我們會希望這種水趕快流走,水少的地方,容易產生乾旱,我們會希望水流慢一點。因此讓水能流快一點,或是流慢一點,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活動。
  有一個讓水能流快一點的人,是中國的古代君王大禹;有一個能使流水流進四川盆地,滋潤大地的人叫李冰。這些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令人敬佩,但是人經常忘了讓水能移動的造物者,更值得敬佩。
 

水的蒸發
  在常溫之下,水雖然是液體,但是在散熱的情況下,水會由液體蒸發成為水蒸氣。生物為什麼需要水,有個重要的因素,是為了蒸發散熱。人打完籃球,滿頭大汗,這就是一種散熱的程序,使得人因為運動所產生的熱量可以散走,如果把打完籃球的人塞到棉被裡面,他一定會非常的不舒服,因為不能散熱。陸地上的動植物與人一樣,都需要水,植物吸取的水份,百分之九十九是用來蒸散水分,以保持本身溫度的恆定。狗在奔跑以後的吐舌喘氣,是一種蒸發水份的散熱。象在大太陽下搖擺耳朵,也是一種散熱,大象的耳朵是血管密布的所在,也是對熱較敏感的地方,所以在非洲叢林中忽然看到一頭兇猛的大象,搖頭擺耳,仰天長嘯,不用太害怕,大象只是在給自己散熱。
  水的蒸發也是水循環(water cycling)的重要程序,研究水在地球上不同型態的移動變化稱為水文(hydrology)。地球上的水一共有1.38×1018升,其中有97.59%是在海水,2.41%是在淡水,0.001%則成為水蒸氣在空氣裡。不要低估這0.001%的水蒸氣,水能夠長期的使用,人類與生物能夠長期的獲得淡水,這十萬分之一的水是極關鍵的,因為水能蒸發,再藉著雨水沉降,成為主要的淡水源。
  水能夠蒸發散熱是自然裡一個非常巧妙的設計,水蒸氣在大氣層中仍然繼續吸收太陽輻射熱,無形中大氣層像是保溫杯的隔熱層,使得太陽的熱量不會很快地自地球表面散走,保持夜間仍然有相當高的溫度。許多人喜歡住在森林或是高爾夫球場邊,因為森林與草地放出的水蒸氣較多,附近的日夜溫差會比較小。
 

水的表面張力
  有些水生昆蟲能夠在水面上自由移動,是水的表面張力,使得水份能夠進入昆蟲的腳毛之間,以張力將水生昆蟲支撐在水面之上。在15℃時水的表面張力是73 dyne/cm,這是一個很大的力,來自水分子與水分子之間的強大吸引力,有這個表面張力,水才能在負壓的情況下,在土壤的孔隙中與植物的導管中移動。怎麼知道這是一種負壓情況下移動呢?
  在白天時用小刀將樹幹砍一刀,流出來的樹汁是從篩管中流出的葡萄醣,這是植物的葉子行光合作用的產物,以正壓的情況自樹枝上的葉部向樹根儲存。但是樹木的導管內所運輸的水份,是對抗地球重力,由樹木的根部向樹葉運送,導管內的水必須有足夠的表面張力,才能由下往上移動,如果這時向樹幹潑一些水,水還會被吸進樹裡,這正如剪下一朵花,插在水中,水會逐漸被花吸進去,這証明花朵裡面的水份傳送是在負壓的情況下進行。如果水沒有這麼大的表面張力,植物就沒有辦法生存。
  在台灣諺語中「一枝草,一點露」,其實一枝草上不只有一點露。露來自清晨水蒸氣的冷凝,因著表面張力的作用,而成為一顆顆的露珠,非常的美麗。
 

水的溶解能力
  所有人都知道廁所的馬桶,是用水去沖的,無論大便小便,都可以沖乾淨。「為什麼要用水沖呢?」,不知道你有沒有被這問題困擾過,難道用沙拉油不行嗎?效果不會這麼好。用水沖排泄物的好處是水很容易流動,並且很容易與尿相混合,所以自古以來,水就是人類保持「清潔」的最佳用品,在維持公共衛生上,貢獻重大。
  水是自然界最具溶解性的液體,許多物質都能夠溶解在水中,這對生物是一個很重要的特性。水必須能夠溶解許多營養份,如鈣、鎂、鈉、鉀、鐵、氮、磷等,才能攜帶這些物質進入生物的細胞,提供生理代謝所需要的基質。在物質界,水能溶解許多礦石,才能改變地貌,化育土壤,風化岩石。事實上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土壤,與水的溶解性具有密切的關係,在缺乏水的地方,岩石的風化只能由岩石變成大石頭,由大石頭變成小石頭,由小石頭變成砂子,這些是物理性的風化。砂子要再轉變成更小的坋粒(silt)或是黏粒(clay),需要有水參與,產生化學性的風化,與一些生物性的促進。而坋粒與黏粒是構成土壤具有保水功能與吸附營養份的主要角色,植物也因此才能存活。有水,萬物才能欣欣向榮。
 

水的比熱
  水的比熱是1 cal/g℃,表示增加1克的水攝氏1度所需的熱是1卡路里(cal),這是一個表示物質是否容易改變溫度的單位。比熱大的物質,溫度愈不容易改變。
  比熱的大小與分子量有關,一般分子量愈大的物質,比熱愈大,但是水例外,水的分子量是18 g/mole,其比熱是1 cal/g℃,但是分子量有34 g/mole的過氧化氫,比熱才只有0.58 cal/g℃,反而比水還要小。
  水的比熱大,這對於生物的存活極具貢獻,例如人體內約有80%~83%的水,所以周圍的氣溫改變時,人才不會忽冷忽熱,因為要改變水的溫度是不容易的。石頭裡面的含水量很少,所以石頭周圍的溫差怎麼改變,石頭的溫度就怎麼改變。
 

水的美觀
  中國人講「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對人類有一種天然吸引力。人們看到一片汪洋的舒適,看到一條瀑布的驚喜,走過一條小溪的喜悅,躺在一條河邊的平靜……那是流行娛樂與大眾媒體所無法取代的。因此人會努力保護海洋,或是一條可能不太有經濟價值的小溪,人會在公園中挖小池塘,在花園中設噴水池。水給人精神層面的滿足,是無法用科學去明白的。但是科學可以幫助大自然,留下更多的水域,淨化更多的老化湖泊,防止溪流岸邊的土石滑落,給人更多的空間去親水、近水。相反的,誤用的科技,完全被私慾扭曲的科學,也可以把人類所喜愛的水污染殆盡。
  正確的善用水,抑或錯誤的浪費水,其關鍵就在是否真正地認識上蒼賜給我們地球上水資源的價值了。


二、地球—水最多的一顆星球
水的平凡
  水是這個星球上最平凡的物質,地面有溪水、海水;地面下有地下水,地面上有雲、雨水。地球的南北極都被冰所覆蓋,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例如動物、植物、微生物都含大量的水。人的生活裡也大量的使用水,如洗浴、飲用、清潔、種花、養魚等都需要用到水,甚至有些科學家認為愈文明的地方,人類使用的水就愈多。
  打開世界的文明史,也會發現人類文化的起源,都是與水有關。古老的城市都是依水而立,幾個古老的文明,如兩河流域的蘇美文化,尼羅河邊的埃及文化,黃河邊的中國文化,與恆河邊的印度文化。大河幾乎是這些古文化的搖籃地。這些大河不僅提供人的飲用所需,也包括作物種植所需,畜牧養育所需,連排泄物也由大河攜帶而去,甚至不同地方的運輸與旅行也藉著大河。所以最早的人類,多居住在多河圍繞的肥沃土地之上,應是很合理的推斷。
  在中國的文字裡,「滋潤」是個優美的詞彙,代表土地使得生命,滋生眾多,滿被祝福,而其前提是要水多,用水無缺,因此滋與潤的部首是「水」。就是現在的用語裡,滋潤仍表示水果的汁多,或是人的皮膚光滑,都仍然含著水多的意思。古人一定對水存著一份感恩,因此在造字如「清澈」、「清涼」、「活潑」都用水邊,並沒有因著水多且平凡而忽視其價值。甚至詠景作詩時,也常提到水,如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鵲樓」一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多少年來,依然膾炙人口,即使市井小民,也可以朗朗上口。
  雖然,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東西比水的價錢高,但是水依然是滋生所有生命最重要的物質。人類可以沒有金子、銀子而繼續活下去,沒有石油、煤礦而繼續有新的能源,甚至沒有土壤而繼續以水耕法種植植物,但是人類不能沒有水。
 

地球上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水?
  非常奇特的是,在人類所知道的眾多星球之中,地球是擁有最多水的星球。人類直到目前為止,仍然無法瞭解為何在芸芸眾星球中,只有地球擁有這麼多的水,地球上71%的表面都被水所淹蓋,而且平均的水深是3000公尺深。地球存在這麼多的水,可能包括幾個重要的機制:
1. 要在地面水的上面分出空氣來。
  近代的天文學家認為,水份因著密度的不同,分為地面上的水,與天空上的水,這對地球日後會有生命的產生,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因為空中的水(或稱為空氣)能夠將大量的紫外線隔絕,不照到地面上。如果沒有空氣,大量的紫外線會將水分子(H2O),裂解成為氫氣(H2)與氧氣(O2),地面上的水就會消失了。
2. 地面上要有高有低
  如果地球的表面都是平的,也蓄積不了多少水,地球必須有高有低,使高的地方成為乾地,低的地方成為海水的蓄積之處。為此,地球過去一定有過巨大的變動,而產生高、低表面的不均。也幸而有這樣的變動,地球的乾地才能露出水面,地面上才能有陸地上的動植物生存。
3. 地面上要有一次的大洪水發生
  從地面高山的化石証據顯示,過去地球有過大洪水,甚至淹了許多的高山,而把水生生物留在山頂上,成為化石遺跡。這個大洪水的水不只是來自地面上的海水,與空氣中的雨水,因為這些水加起來也不至淹到高山頂上。大洪水時有相當大量的水來自地面以下,可能是來自一個巨大的地震,將地球地面以下許多的岩石都磨擦溶解了,以致於岩石中大量的氫氣與氧氣被釋放出來,有一部份成了水蒸氣,隨著裂開的地面,湧流而出,也成為大洪水的一部份。大洪水過後,這些水又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而留在地面上的水,在長年對地面岩石的風化過程中,逐漸的鹽化,成為海水。
4.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恰到好處
  地球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495979×108公里,這是一個微妙的距離,使得太陽照到地球的熱輻射,不會多到使地球表面的水份全部蒸發掉,或是少到使得水份全部結成冰。地面表面的溫度極少超過50℃,水還不會蒸發掉,但是地球的近鄰水星,距離太陽稍近一些,為5.97×107公里,每天的溫度都高到330℃,水份如果有的話,也全部蒸發了,水星一點也沒有「水」的蹤影。
5. 地球自轉的速度適宜
  地球自轉的速度是每秒29.79公里,因為地球轉動時,天上的、地上的一切景物也依此速度轉動,所以人不自覺地球的轉動,否則就會立刻頭暈眼花,我們怎能在如此快速的摩天輪上生活起居呢?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加快,如同離心機的果效,很多的水份會被轉離地球。反之,如果地球的轉速慢一點,一天將不是二十四小時,而是三十小時,或是更久,這樣地球的晚上將更冷,白天將更熱,不適合生物的生存,所以地球的自轉產生「有晚上,有早晨」,而且轉速恰當,使得晚上與早晨的長度適宜。
6. 地球由混沌冷卻成固體合宜
  星球的形成是一種逐漸冷卻的程序,有的星體冷卻的很慢,如太陽至今仍然熾熱,有的星球冷卻的速度較快,如地球的近鄰火星,比地球上的岩石更古老。沒有人能猜得透(因為地球冷卻時,沒有人在現場看),地球在混沌氣團時,逐漸冷卻的過程中,所釋放的主要的氣體,為何是穩定的氮氣(N2)與氧氣(O2),並微量的二氧化碳(CO2),構成現今主要的大氣層成份。
  其他的星球,如金星大氣層百分之九十五的成份是二氧化碳,木星的大氣層百分之七十八為氫氣,土星的大氣層百分之八十八也為氫氣,其餘的氣體成份為氦氣。人類將來若想移居到這些星球,除了要有遠程航行的太空船之外,還要有能立建立合適的太空站,因為沒有生物能在這種大氣成份下生存,更糟的是沒有水。
  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地球在冷卻的過程中,產生這麼多的水?這可能是人類永遠解不開的謎。科學家由星光的色譜分析,來判斷各星球的主要成份,發現有的星球主要是劇毒的氰氣,硫酸氣,甲烷氣…就是不含水,或是極低成份的水。水如此的豐富,是地球一個能夠滋生各樣生物的主要特色。
  當人已經習慣於使用大量的水時,應該心存感恩,我們是生活在浩瀚宇宙中最獨特的一個星球上。
 

資料來源
1. Seeds, MA., 1999. Foundations of Astronomy.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Canada.
2. Gift, W., 1996. Stars and Their Purposes. Christliche. Literatur-Verbreitung e.v. Germany.
3. Boschke, F.L., 1962. Creation still Goes On.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New York.

 


三、水的分佈
水為何能夠反覆被使用?
  如果你看看周圍的水,你會發現水總是在動。高山的溪水,流到平原匯流成河,河水又流到海洋,海水蒸發後,會冷凝成雨水或是雪下降,這些水一部份蒸發回到大氣中,一部份滲入土壤成為地下水,一部份流在地面上成為溪水。如此去而復返,日復一日,川流不息。生物的存活,所需要的水,只佔地球總水量的0.005%,一個非常小的比例,其它99.995%的水都是用來循環,使生物源源不斷的獲得新鮮的、乾淨的水可以使用。其實水的壽命已經很久了,打從地球有生物以前,地球上面就已經有這麼多水了,水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這是一件多麼稀奇的事,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一種「化石」,我們今天上午起床所喝的一杯水,其內所含的水分子,在幾千萬年前,就已經是水分子了。為什麼魚肉放久了會臭掉、樹木會有倒下死亡腐爛的一天、高山的石頭會由巨岩風化成泥土的時候,但是時間似乎沒有在水的上面留下任何的記號,水依然是水,我們杯子裡的水依然清淡新鮮,水常保新鮮的秘訣是什麼呢?
  這個有趣問題的答案在「水是不斷的在循環運動」著。
 

海水為什麼需要那麼多
  地球百分之七十一的表面是覆蓋在水下,水的體積約有1,403,377,000km3(或1.403×1021l),這是一個很大的量。如果地球上的人口以60億來計算,每人平均每日用掉100升的水,需要641,000年才能把地球上的水用完。但是問題的關鍵是,地球上水的分佈比率:海水佔97.59%,人類無法直接大量使用海水,可見地球擁有這麼多水,並非讓人「使用」,而是讓人珍惜、欣賞、瞭解與有智慧的管理。
  由於水的比重是1,海水的水量約有1.37×1021升,相當於1.37×1024克的重量,這樣大的數據代表什麼?讓我們仔細的來計算一下吧。
  太陽輻射到地球外太空的熱量是一個定值,為1.94 cal/cm2.min,因為地球「有晚上,有白天」,以12個小時為計,太陽輻射到地球外太空的熱量為1396.8cal/cm2.day。假設這個能量經過大氣層的吸收與反射,只有60%的熱量到地球表面,地球的表面積有5.1×1018cm2,所以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有4.274×1021cal,好大的能量對不對?但是要改變水的溫度1℃,所需要的熱量是1 cal,所以這些熱量要提高整個海域的溫度,才只有0.003℃而已,由這個計算可以看出海水可以吸收由太陽來的熱量,並且本身的溫度只增加一點點而已。相對的,海水夜間會把所吸的熱量,會散佈到大氣裡,水溫也只降低一點點。因此這麼多的海水,才是讓地球表面的溫度,無論日夜,變化不大的主因。
 

兩極冰山的目的
  海水佔了地球水量的97.59%,而且是鹽水,不能直接飲用,但也不能視為地球上「無用的水資源」,海水保持地球的溫度,對所有生命存活的貢獻極大。海水佔了97.59%,其它的2.41%是淡水,淡水的比例雖不多,但是其分佈所在有很大的差異性。
  淡水的總量有0.033×1021L,有77.89%的淡水是在地球的南北極,以一大片、一大片的凍原存在,光是格陵蘭(Greenland)的冰原,就比台灣大150倍以上,人在那裡終年四顧,除了冰以外還是冰。真不明白這片白色的世界,起初怎麼會取名為「綠色大地」(Greenland)的?滑稽!
  地球兩極的冰佔了77.89%的淡水,難怪在中東富有的沙漠國家想到北極挖鑿一大塊冰,用輪船拖載回來當水飲用,但是問題是沿途都幾乎融光了。如果兩極的冰都融化成水,海洋的水平面約上漲100公尺,那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平原地區,就全在海水的淹沒之下了。
  兩極的冰佔了這樣大的淡水比例,沒有被人類用到,並不是一件可惜的「水資源浪費」。人類不應該以為,自己沒有用到的水,就是沒有用的水。兩極的冰對於海水溫度有很好的平衡,進而使地球不會過熱或過冷。除此之外,兩極的冰山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功能,就是海洋的對流。
  由於兩極的冰深入海底,使得南北極的深海溫度約為—2℃(海水在此溫度才會結冰),因著比重的關係,這低溫的海水在深處,向較熱的低緯度流動,促使低緯度接近海面的高溫海水向兩極流動,當淺海水的水溫與深海水的水溫趨於一致時,深處的海水,會向淺處的海面,往上移動;反之,海面的海水則下降到深處。這種對流,使得深海的二氧化碳可以到水面上,換上比較多含氧氣的新鮮海水,這使得深海的魚類有一個較理想的生存環境。所以不要輕看冰山好像漫無目的的漂在海上,其實妙處不少。
 

地下水的隱藏
  除了南北極的冰山之外,地球上淡水有20.97%是在地下層流動。這代表有98.86%(=20.97%+77.89%)的淡水,人類無法直接取用。人類要獲得地下水的惟一方式就是「水井」,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根據中國的傳說,黃帝是第一個知道鑿井取水的人,雖然現在沒有任何一處的水井,能証明是黃帝挖的。在埃及,中東古文明也都有使用水井的記載,但是這些古井的遺跡現在不可考,可見水井不是能夠長期保存的水力結構物。所以在人類的歷史上,人不斷的挖井,為的是取地下水使用,尤其是在缺雨水的地方,地下水成為人惟一可以取得水源、保存生命的水資源。
  淡水有10.74%的比例存在地下,是一個巧妙的設計,地面上的池塘、湖泊,甚至溪流,在日曬下會慢慢的蒸發而枯乾,但是地下水卻很少會蒸發,主要的差別在太陽無法直接曬到地下水。地下水的另一個好處是流得很慢,一些河川一天可以流好幾公里,例如「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但是地下水的流速一天幾公分之遠,一年才幾公尺之距。地下水不會像地面河川,一下子很快的流到大海,無形中成為主要的淡水資源。
  人類要用井才能採到地下水,但是許多植物的根,能伸及地下水吸到水。以致在長期不下雨的乾旱地區,仍然可以看到有些植物欣欣向榮,這些植物只要有地下水供應根系吸水,就不用怕地表太陽曬的多厲害。中國人很早以前就有這種見識了。
  例如明朝的吳承恩在「西遊記」第五十九回有一段令人莞爾的記載,那是唐三藏一行人來到炎熱的火焰山,那裡非常炎熱,結果竟然還種作物,並且當地人還磨成糕點賣,這是怎麼一回事?炙熱的地方怎能生長作物呢?當然孫悟空就去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來熄火,並記「一扇息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我們就種」,尚說「不冷不熱,五穀不結」,這是在枯乾炎熱之地,除了偶然風雨之外,更需要冷讓雨水有下降之時,要熱方能使地下水毛管上升,讓植物吸到水。看來火焰山附近的居民,就是在這天氣一冷一熱的間歇變化中耕種。
 

河水為什麼這麼少
  除了兩極的冰與蘊藏在地底下的地下水以外,只有1.14%的淡水是在地面上,這些水有0.68%是在湖泊裡面,這些湖泊存的淡水,如貝加爾湖、青海等都是在內陸,或是森林群繞之地,或是高山之頂,一般人還不容易取得到。另有0.45%的淡水是在土壤,大部份是與一部份的空氣,存在土壤的孔隙中,這些水也不容易直接被人取得。一般人所以為的淡水來源—河川,其淡水只佔地球淡水的0.0005%,或佔地球水量的0.000012%,這相當於如果假如地球上有1,000,000滴的水,其中只有1滴是在河裡。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水對生命是這麼有用,但是只有0.000012%,這麼低的比例,是在人容易直接取而使用的河水,其他的水,不是在人不能直接飲用的海水,就是在無法使用的南北極,或是在地下水流著,或是存在高山的某一處湖泊中,但就是差異這麼大的分配比率,水才能不斷的循環再使用。一個東西要能夠不斷的循環再用,必須具備有二個條件,就是每次只能用少少的一部份,與讓其不斷的流動。水就是這樣了,一種絕佳的流動設計,使其不斷的循環再供生命使用。
 

資料來源
1. Hamblin, W.K., and E.H. Christiansen. 1995. Earths Dynamic Systems. Prentice Hall. USA.
2. Cunningham, W.P. 1997. Environmental Science. Mirror Higher Education Group, Inc. USA.
3. Kuenen. 1955. Realms of Water. John Wiley & Sons Inc. USA.
4. 吳承恩,西遊記,文化圖書編印行(民國76年)。

 

四、湖泊與水質

  化學物質能以營養份的形式,在生命體與非生命體間運動、進出、循環使用,這使得生命不斷地更新、生長、分佈、繁殖。所用的物質是老而彌舊,幾乎與地球的年代一樣久遠,這稱為「生物地理化學循環」(biogeochemical cycle) ,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化學營養份在物質界與生命界間運動的快慢與變遷,在地球不同的高度:高山、丘陵、平原、海洋、大氣有很大的差異;在不同的生態系統:森林、溪流、坡地、感潮區、湖泊、溼地等也不相同。決定地球上生物分佈與遷移的多樣化。
  最早提出這觀點的,是瑞士的科學家索蘇爾 (Nicolas Theodore de Saussure, 1767-1845)。索蘇爾來自一個非常特殊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個植物學家,由於信仰的緣故,在法國遭到逼迫,舉家逃到瑞士的日內瓦。他的父親哈斯•索蘇爾是地質學家,不僅是最早登上阿爾卑斯山的探險隊員之一,而且紀錄沿途的地質、地理特徵。索蘇爾沒有唸中、小學,完全是在家受教育,造成他是歷史上結合植物、化學與地理學的第一人。
  他長期擔任父親實驗與旅行的助手。1793年,他獨自前往英國,並且沿途找零工,以維持一路學習與探險的費用。1796年,他回到瑞士,同年結婚,並且決定一生以科學探索為職業,他開始在英國皇家科學會發表研究。1802年,他成為日內瓦學院礦物與地質學系教授。
  他最著名的研究就是分析氮、鉀、磷、鈣、錳、鎂、矽等項目,發現礦物中的化學成分,多於植物體中的化學成分,因此他提出植物有選擇性吸收營養份的能力,索蘇爾將這些元素稱為「必要營養份」。
  他也發現生長不同地區的相同品種植物,植物營養份的比例、多寡,會受到土壤所含營養多寡有關,進而影響植物的生長狀況。原來,地球上的生物都受到這個循環的影響,適量在土壤中增添這些必要的營養份,就可以幫助植物生長。何等的有趣,人類真的可以幫助大地與植物。


五、火蟻與灌溉
  2004年2月,火蟻(Solenopsis invicta)叮咬人的消息傳出後,這種外來入侵的生物,似乎急速地自桃園地區擴散出去,使台灣許多地方都出現火蟻蹤跡與蟻丘的報導。如火迅速地散佈,使火蟻成為繼布袋蓮、福壽螺、琵琶魚之後,另一引起廣泛注意的入侵種,而且令人怵目驚心的是,這新來的訪客不只會咬人,在國外還有多人被咬死的記錄。原來這種昆蟲,早在六十年前就已入侵美國,而後進入澳洲,甚至分佈南美洲各國。只要適合牠生存,就是牠的領域,顯然完全不尊重人類在政治上所訂下的疆界。
  火蟻原產在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地,長度約0.2~0.6公分,體色紅棕,長相與一般螞蟻相似,是世界約一萬種螞蟻中的一種,若不咬人實在不易引人注意。火蟻咬人與一般螞蟻不同,一般螞蟻不會連續咬人,火蟻可以連續咬,一個火蟻的蟻穴約有數十萬隻螞蟻,一起積極攻擊人,是非常危險的事。火蟻是雜食類,也攻擊巢穴附近家畜、昆蟲;因此,火蟻優勢的地方,其他生物會大大的減少。火蟻也吃植物的種子,吸取花苞的花蜜,也會造成農作的減產。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螞蟻是被人踩在腳下,也不會讓人有感覺的生物,但是火蟻不同,牠們會咬,警告人不可以隨便走進牠們的地盤,尤其在下大雨的時候,不耐潮濕的火蟻可能會成群遷移,搬到住宅的附近。淹水時,牠們躲在穴裡,淹水後,牠們成群出來覓食,這是人、畜、農作最易被攻擊的時候。
  應該不會有人把這種難惹的螞蟻引進自己的地方。造物者在大自然的法則裡,留下一些屏障,如濃密的亞瑪遜森林,潮濕的氣候,使這種怕樹蔭、怕潮濕的螞蟻,在原產地不易四處繁殖,使這麼具有攻擊性的螞蟻,只侷限在少數的地區,與其他的螞蟻共組穩定的生態系統。
  但是,近代隨著人類大量砍伐亞瑪遜叢林,留下大片乏人管理的荒廢地,陽光更多直射地面,增加土地表面的溫度,等於提供了火蟻大量繁殖的溫床。隨著南美洲木材或作物的外銷,突破了大自然的屏障。火蟻在外地,沒有天敵,遇到理想的氣候,若再加上當地人也砍伐森林,焚燒草原與大片廢耕地,就另拓家園、有大量繁殖的機會。
  人類濫砍南美洲大量的森林,並不是什麼新聞,不過那麼遙遠的事情,很難令人感受到破壞森林所造成的影響。火蟻的前來,正好讓人有一點切身的感受,地球任何一個角落的破壞,全球的人類遲早都得一起分擔。
  火蟻的入侵,給人另一個提醒,讓土地荒廢並不是使土地重歸自然的最佳方式,因為火蟻選擇的正是廢耕地與草地,火蟻所築凸出地面約20公分高的蟻穴,顯示牠們期望得到乾燥土地與更多的日曬,這是否提醒人該讓荒廢地仍保有適度的水份與翻耕,甚至經營成濕地,或重植樹林,是預防火蟻入侵的土地管理方式。當人類要把所有可用的水資源,都為自己生活或為工業生產使用,無意中使土地淪為火蟻的新興領域。
  因此,給大地留些樹木,給大地留些水份灌溉吧。
資料來源:
1. Gotelli, N.J., and A.E. Arnett 2000. Biogeographic effects of red fire ant invasion Ecological Letters. Vol.3, p.257-261.
2. MacDonald, G.M., 2003. Bio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Inc. U.S.A.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