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故事化學的故事

欣賞離子的美

很不知道那是發生在多久以前的事情,他曾經多得,或曾經失去,以致在身上留下一個「記號」;從此「流浪」成為他另一個名字。因為離開以後,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後來的人,就給他取了一個名字--「離子」。
  
將ion翻譯成「離子」,是非常貼切的翻譯,因為ion的希臘字根就有「不斷移動」的意思。自然界裡的日月星辰不斷規律的移動,是顯而易見的,自古以來就讓許多觀察者驚嘆;但是那些球體太大了,不能稱為離子。「離子」是小到人的肉眼看不到,連最精密的顯微鏡也觀察不到的顆粒,在水中不止息的移動著。

西元一八七一1年,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niversity of Uppsala)的博士班學生阿雷尼烏斯(Svante Arrhenius, 1859-1927),提出了水中有這種看不見的移動者─離子。他的博士論文指導委員認為他是在說夢話,給他評分等級是D。兩年後,他再重提,仍然是得到相同評分。雖然後來取得學位,卻因為論文成績太低而無法找到教職,他只好像離子一樣到歐洲流浪。

其實他的看法是革命性的。因為他發現物質在溶解時,水中的電導度(註1)都會增加一些,所以他提出所有的物質都會溶解於水,即使肉眼看來完全不溶的物質,也會溶解一點點。
這顯示物質溶解的部分是被水分子進行分解,形成帶電、微小的離子,所以物質的溶解,是一種「帶電解離」的程序。到了二十世紀初期,科學界才知道這理論的重要,於是在一九0三年頒了諾貝爾化學獎給他,並且稱這證明離子存在的論點為『電離理論』(Electrolytic Dissociation Theory)。從此『離子』這個名詞,就冠冕堂皇的登上普世的課本上。

水能將接觸物質溶解的部分,解離成許許多多細小的離子,代表水有極大的親和力,去接近所溶解的。無論對方的表面,是帶正電或帶負電,水分子都可以與它們親近;即使對方不帶電,水分子依然可以親近它們、包圍它們;它如果體積小,水甚至可以帶著它們一起去移動(註2)。

水具有電離的特性,就將所溶解的物質分散成許多小離子;這些小離子大都可以自由進出細胞膜的細小孔道,成為細胞能夠獲得營養分的機制。這實在太奇妙了,因著電解的特性,水成為生命界與物質界供輸的媒介。千萬年來,離子在水中一直移動,彷彿是隨機的運動,沒有固定的方向,沒有止息,卻成為所有生物的依賴。
有誰欣賞離子存在的奧祕呢?也許這是留給熱愛知識的人吧!

註1:導電度是指水溶液可以導電的程度。
註2:不帶電的物質,水可以溶解,是因為水特殊結構產生的電雙極;後者,是因為水的氫鍵力可以將細小物質帶著移動。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