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故事化學的故事

尋找黑色的大地

  在那古老的年代,有一群人橫越蒙古的戈壁大沙漠,祗為了尋找一片耕種的土地,可以安身立命。千里的漂泊,終於在沙漠的盡頭遇到了一條河流,在河濱遇著了一片土地,他們停止了腳步,在此定居下來。從此,千百年來,他們依賴這條河,他們的子孫也與這條大河緊緊的相繫,即使後來有一批人因著戰亂,而搬離這條大河,到了他地,別人叫他們「閩南人」,他們仍自稱「河洛人」。

大禹的土壤學
  因此,講到「河」,在中國就是以這一條泥濁滾滾的「黃河」為代表。講到黃河,就聯想到中國第一個治河的工程師「大禹」。約在公元前2276年,他治理了這條大河,而後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朝代「夏」。

  很多人將「大禹」與治河連在一起,很少人知道大禹也是土壤分類的高手。根據史記的記載,治河之後,他將土壤依著顏色,依著顆粒的粗細,依著所含鹽份的多寡,甚至依著土壤上面植物的種類,來區分黃河邊的土地。近代世界土壤分類的方法,也是依照這些因子來區分。

  依著土地的畫分,他將國家分成了不同的領地,分交諸侯管理。大禹將這些不同的土壤區分後,再決定這是屬於好土或是較差的土,進而決定農民要向政府納稅的高低。他不祗治理水患,也作全國土地的規劃。

尼羅河畔的呼聲
  大禹由土壤顏色,來辨認土壤肥沃度的知識,是從哪裡學來的,是當時任命他治河的「舜帝」教他的?或是他的父親「鯀」教他的?中國的歷史沒有提供答案。

  不過有趣的是,另外在那橫越戈壁的年代裡,也有一群人,橫越了西奈沙漠,在沙漠的另一端,發現了一條大河,他們稱這條大河為「尼羅河」。沿著河邊,他們發現一大片黑色的土壤,他們稱這種土壤為「chemia」,稱自己是黑色土地的人民,或稱為「埃及人」,並建立了一個古老的國家。

黑色土的功用
  埃及人怎麼知道黑色的土壤是肥沃土?這種知識是怎麼來的?怎麼會與中國古人的看法相似,知道黑色土壤的有機質含量較高,對於土壤水分保持的能力較好,這種土壤不僅有利於作物生長,而且較不會長出好乾旱、貧瘠土地的荊棘與蒺藜,可惜答案彷如古老的石像與金字塔,在曠野中沉默。也許古代的人要生存下來,就必須由經驗中學到,選擇較不會生長蒺藜的土地。

  不過,好奇的人類仍然在繼續探索。探索大自然本質的學門,後來就稱為「chemi-stry」,這就是我們所讀的「化學」。

學了一句古埃及話
  如果時光倒轉,你又回到尼羅河畔,抬頭一看,四周有一群騎著駱駝、舉著石刀的埃及戰士,又狐疑地打量著你,你不要驚慌地大叫:「不要這樣,大禹是我很早以前的大表哥。」,你可以立刻打開書包,拿出化學課本,大叫「chemia, chemia」。他們也許會放下石刀,拍拍你的肩膀,說:「到我們家來吃烤羊肉排,你覺得如何?歡迎光臨。」

資料來源:Partington, J.R., 1989. A Short History of Chemistry. Dover Publications, Inc., U.S.A.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