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故事化學的故事

讓原子結合的方式

  
  人,一定是尊貴的。因為,在世界短暫漂泊的日子裡,
他們能夠思考,能夠分析,能夠歸納,能夠實驗,有份於明白宇宙偉大的奧秘。

  
  氧在宇宙裡是非常稀有的氣體,占百分之零點八,但是在地球上非常普遍,在大氣層裡氧占百分之二十三點二,在地殼裡氧占百分之四十六點六,在海洋裡,氧占百分之八十五點八。如果有人說地球實在是個氧球,其實也不為過,因為地球重量的百分之二十八點五是氧。可是,為什麼地球會有這麼多的氧,而且是別的星球所沒有的,這到目前仍是科學家待解的一個謎。


  氧原子是O,氧原子經常是以兩個原子的方式結合在一起,以O2 的分子存在。為什麼氧原子與氧原子會結合在一起呢?是什麼原因使氧原子結合形成O2?氧氣很平凡,但是氧氣存在的問題很不好回答。首先提出這問題的人,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陸義斯(Gilbert Newton Lewis, 一八七五 ~ 一九四六),後來整個化學鍵理論(Chemical bond theory)就是建立在他的思考上。
  想想看,是什麼因素使兩個原子在一起呢?是正負電互相吸引嗎?不,兩顆原子都是中性的,所以不會有電性的吸引。
  是萬有引力將兩個原子吸引在一起嗎?原子的質量太小了,不可能有那麼強的吸引力。
  是原子偶然互相碰撞嗎?碰撞的結合是隨機的,但是原子的結合是有選擇性的,因此一定有種獨特的機制存在。
  是原子核內的質子互相吸引對方的電子嗎?原子愈接近,質子與質子之間,電子與電子之間也會互相排斥;不能只想到吸引力,而忽略互斥力。
  那麼,在原子的世界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陸義斯不是以吸引力或排斥力的觀點去解釋,他在一九0二年提出兩個原子的結合,是彼此分享一顆電子,這會使這兩顆電子在轉動軌道上趨於穩定。用電子的穩定性,來解釋原子在一起的原因,是近代化學重要理論----「鍵」的解釋。
  後來美國柏克萊大學的教授朗繆爾(Irving Langmuir, 一八八一 ~ 一九五七)稱其為共用電子,將使原子在能量與結構上互趨穩定的鍵結,稱為「共價鍵」(covalent bonds)。
  如果電子可以由一個原子,完全移動到另一個原子上,使這電子產生更穩定的狀態,這時給出電子與獲得電子的原子,分別稱為陽離子(cation)與陰離子(anion),離子間的吸引力稱為「離子鍵」(ionic bond)。
  原子之間可以靠共價鍵或離子鍵來結合,這在自然界是顯而易見的。共價鍵結合的物質,沸點較低,大多以氣體存在;以離子鍵結合的物質,沸點較高,大多以固體存在。像氧與氧原子,就用共價鍵結合成氧氣,沸點是攝氏零下一百八十三度,但氧與矽原子,以離子鍵結合成二氧化矽,沸點是攝氏四千兩百七十度。因此,前者成為空氣的主要成分,而且在化學性質上非常活潑;後者成為礦物的主要成分,化學性質極為穩定。
  雖然都是氧原子,但是不同性質的鍵結,使得地球有空氣、有土地,讓各樣生物生長其間。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