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

桃園龍潭客家的塘涵

很多人,用「涵」作名字,
因為涵有許多正面的「涵義」。
例如,一個人很有氣質,我們稱他有「內涵」,
一個人修養不錯,我們說他「涵養」佳,
一個人不愛自詡,我們誇他做人很「涵蓄」,
一個人不計較他人的惡,我們認為他能「包涵」,
一個人的肚量大,我們稱他是「海涵」的人。
「涵」也是一種工程的設施,
橋底下的洞,稱為「涵洞」,
路底下的溝,稱為「箱涵」,
但是很少人知道,根據中國古書的記載,池塘的排水口,稱為「塘涵」。
沒想到,
在龍潭台地的池塘邊仍能相遇。
才知,古代的工法尚存在台灣的山水間。

「涵」的原意
  涵是水字邊與「函」的合字,函在古字與「舌」相通,代表水流流入的孔道,但是近代這種有舌狀入孔的工程已經看不見了。
  中國人很早就知道「涵」這種技術,我在臺灣大學圖書館的藏書中,看到日據時期前來任教的牧隆泰教授所畫的「涵」的結構,這證明了七、八十年前台灣還有「涵」的存在,但是他沒有寫下地方。多年來,我在臺灣四處看,就看不到「涵」,後來想到臺灣最能保留傳統與科技的是客家人,而客家人的建設,未被改變的大都是在桃園、苗栗、宜蘭等地的山區裡。於是,我來到這些地區,看到例如龍潭的「乳姑山」,這些年來,現代建設的腳步的確很少伸入此處。
  乳姑山約海拔五百公尺高,雨量不多,東北季風帶來的雨量大都被擋在北方的龜山台地,西南氣流帶來的水氣則大都阻於苗栗丘陵。所以一七四四年,客家先民前來此地種植果樹與茶葉時,就需要將少數的珍貴雨水積存在山坡的池塘裡。

特殊的景觀
  我測量過乳姑山山坡的斜度,有百分之五到七的傾斜角,比起平原是百分之一的傾斜角,這是很陡的地型。兩百年前,前來此處的陸豐客家人,在這麼陡的地型上挖池蓄水,補助灌溉。他們首先將較高的土挖深,再把挖出的土填到低處,將斜傾的地型改成了凹面的蓄水池。
  高降低,低填高,就與梯田相似,而後繼續再向下挖,就成為池子。所挖的土繼續推前隴高,則成為高出水面的土壩。風大的地方用竹林圍起來,避免風吹,風小的地方就種植綠草,減少沖刷。每個池塘之間都有土渠相連,使高處池塘水滿之後,可以蓄積到低處的池塘,如此水路串聯,建有許多個大小池塘,由龍潭高處延伸到海邊。每當飛機要降落在大園國際機場前,向下俯瞰,大地上四處分佈,高低櫛比的水面,就是這些池塘。後來因為缺乏保護,許多池塘都被填平了,至今只剩下五、六百口,不過仍然是臺灣地景上的特色。

大自然的配搭
  這些池子的底部,不像現代的工程,是將它舖上水泥或不透水布,而是舖上礫石與泥土相雜。這樣做,池內的水會不會容易漏光?起初也許會,但是後來水中細泥會慢慢沈降到底部,底就不容易再漏水了。早期的客家工法經常留有大自然參與的空間,雖然成效較慢,但是充滿了人與大自然合作的細膩與美感。
  在我年輕的日子裡,我曾經走在這些池子邊,檢查水質的優劣,希望能保護桃園台地上的這些池子。但是當時我並沒有看到「涵」,我想現代的工程,已經將池塘的排水口改成容易操作的「水門」了。

有趣的塘涵
  今年,我在乳姑山邊,一個名叫「八張犁」的地方,才見到「塘涵」。以為已經消失在臺灣大地上的結構,現在和它相見,我興奮的像孩子般衝過去。當地的耆老告訴我:「池塘內的塘涵有三個,稱為『上塘涵』、『二塘涵』與『下塘涵』,分別控制高、中、低的水位。」塘涵,多麼優美的名字,客家話講來更悅耳。
那是紅磚造的長方形柱,側面有一個入水口,上面則有一個排氣口,平常都是用布或軟木塞塞住,以免魚類躲進去,長大游不出。池塘要放水時,才將塞子拔開,池水就由側口流入。塘涵裡面中空,底部接著一根白色中空的陶管,接到池外灌溉的水路,池水就從這個地方流出。管內的空氣,則經由塘涵上方的排氣孔排出。
我把客家古典塘涵的比例量繪下來,以免日後失傳,孩子們不曉得在桃園的一角,仍然保存了這種能將中國文字形像化的結構。
  夜裡,在夢中,我彷彿看見塘涵逐漸浮出水面,開口在微笑。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