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

重尋台東的寶貝—關山米


我小時候,常幻想騎著掃把製的竹馬,

關山的水稻田

背著一把刀,到江湖流浪,
四處行俠仗義。
終於長大了,除了在課堂上唬學生之外,
還坐著汽車、火車,甚至飛機,
到處奔波,
身邊仍不忘帶根採樣器,
祗要把這根怪武器插到土裡去,
哈,當地的故事,就會源源不斷地冒上來,
都是自然科學與台灣人文地理的交織啦!
年紀漸漸大了,但是唐吉哥德式的夢幻,仍然沒有醒,
如今,還繼續背著採樣器,
走向前面一片未知的荒野。

 

  


  「教授,教授,你還好嗎?」幾個學生關心的問道。「哦…,沒什麼,我祗是想到一些往事,與一片的荒野。」我聳聳肩,打個哈欠,回到現實,看著週遭的學生,與台東關山的一些荖老。這些荖老,都是客家人,他們帶我們走在台九號公路旁,沿途是水稻田與幾個養殖石田螺的池塘。

關山的國民小學



關山的黃金土
  大概不太常有教授來到關山,來看我們作實驗的人不少,連幾隻大狗、小狗也跟著來,浩浩盪盪的成為一群。必須是有一點表現的時刻到了,免得他們以為我們不過是浪得虛名,我將採樣器舉高,以一道優美的弧度插入土中,再慢慢地把土埌鑽出來,我蹲下去,用手摸摸這些黑色的土 壤。

  「啊,迷人,實在是迷人。」我喃喃道。「怎麼了?」他們關心的問道:「底下有黃金嗎?」有一個學生笑問道。「此黃金更好的東西,在關山的土地上。土地以下50公分都是細石礫與砂子,但是地表到50公分深卻是細細的坋質土。」我邊說,邊拿著土塊給他們看。

關山的湧泉水路


客家人的客土技術
  「這代表什麼呢?」學生問道。「關山的開拓不到150年,不可能產生這麼細質的坋質壤土。這代表部分關山農田的土壤,在早期是由他處搬過來的,不是在地的石礫慢慢風化成的,」我說道。「沒錯,在五、六十年前,甚至更早以前,關山的土地漏水很快,所以種田的人要過河,到卑南溪的那一端,挑黏細的土一擔,一擔的來混合,才能種出現在的關山米。」荖老說道。

  這就是自然科學有趣的地方,對這大地的認識,是直接的,是尋找第一手的證據,與口 述相考驗或印證。其實,我走過台東的許多地方,知道台東每一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地理與人文。只要越過一道河流,所看的丘陵、山嶽就不相同。所看的丘陵、山嶽就不相同。所看的丘陵、山嶽就不相同。所看的丘陵、山嶽就不相同。

良質米的來源
  我慢慢地走過「關山」,關山是位於卑南大溪西邊狹長的河階台地上,較高的台地面積較大,但是取水困難,較低的台地多有湧泉,容易灌溉,但是面積較小。

  早期來此的都是客家人,他們是選開發不易的高階台地,還是容易耕作的低台地呢?答案是前者,這代表自一八八○年代以來,客家先民長期的合作,從卑南大溪上游引水,經海拔250公尺的等高線,將水送到高階台地,這個努力,一直到一九五八年,「關山大圳」建造完,才算成功,供水給1800公頃的農田,如今高階台地成為台灣一流良質米─「關山米」的產地,低階台地成為著名的「關山親水公園」的所在地。

關山的親水公園



台灣荒野的夢幻騎士
  我站在關山高階台地上,望著水勢澎湃的卑南大溪,想著以往客家先民過溪挑土,以改善台地上的土質,是何等不容易的事。「走吧!讓我們去享受關山米吧。」我對學生說道,拔出採樣器,扛在肩上,向前大步走,竟然仍帶著唐吉哥德的夢幻,期待追尋天上遙不可及的一顆星……。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