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

走在那一片未知的海埔地


那是在臺灣新竹的西海岸,鮮為人知的地方。
一大片的土地,沒有「地名」,土地上有馬路,沒有「路名」,
馬路邊有水溝,沒有「溝名」。
這裡是臺灣地圖上最模糊的地帶,
沒有人在這裡耕種、蓋屋、開店,臺灣最罕無人跡的所在。
我,喝一大口水,在路邊作了一個記號,
帶著學生,攜著儀器,向前走去,探勘這片陌生的大地。

  
我並不是最先前來探勘的人,早在一六九○年,就有人前來這裡搭寮居住,墾地種植,又在南邊建了一個港,以輸出農作收成,這個港口稱為「南寮漁港」,這是新竹濱海開拓的源起。

 



南寮漁港位於頭前溪的河口,早期水深約八公尺到十公尺。但是洪水時,頭前溪上游的水,會帶著雪山山脈大量的泥砂,直往河口堆積,在一七三○年代(十八世紀),南寮漁港已呈擱淺,當時的漁民曾經遷移港口的位置,但是改善有限。十九世紀時,先民則經常在河口淘砂,疏通水道,但是也只能讓小船入港。這些大量的漂砂,在新竹以西的地方逐漸形成一大片的土地,由於這是近代在海濱形成的陸地,所以就稱為「海埔新生地」。

土石流與海埔地
不久農民發現這片海埔新生地,是另一片可以開發的土地。於是人口不斷湧入,一方面築堤擋住潮水,一方面也引附近客雅溪與由香山流下來的幾條溪流的水,洗去海埔地裡的鹽份,然後在土地上種植作物。因為農民的努力,為新竹增加了上千公頃的土地,直到一九六○年代,農業衰退,農民們才停止了開發的腳步。

但是,頭前溪仍然像個不知停工的巨人,持續搬運大批的砂石到海邊堆放,使得海埔地仍然持續向外海延伸。這些砂石,大都是颱風暴雨時自山坡上沖下來的,現代人稱這個現象為「土石流」。

 


 
人為不當開發山坡地,的確會增加土石流的產生。臺灣山高、溪陡、多暴雨、常地震、地質脆弱、不穩定,在天然狀態下產生土石流的機會很多。千萬年來,這些土石流,造成了臺灣東、西部廣大的平原,如果沒有土石流,臺灣很難有這麼大的「沖積」平原。可見土石流並不是都是有害的,人們對土石流區掉以輕心才是最大的危險。
 
潮水線的招呼
每次溪流上、下游發生土石流,溪流出海口就會產生一次泥砂淤積,使得海岸線向前伸出一些,海埔地的面積也會隨著增加。在這些增加的面積中,產生了「客雅溪河口溼地」與「香山溼地」,成為臺灣西海岸著名的潮間帶溼地。溼地是許多生物的棲息地,也是海埔新生地的另外一種使用功能。

 



一九六○年代時,這片潮間帶約有八百公尺到一千公尺遠。近幾年來,頭前溪所夾帶的土石流泥沙,應該會使潮間帶延伸得更遠吧?我帶著學生自臺北南下,就是為了來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在芎林出高速公路,沿頭前溪走一二二公路,到南寮再接西濱快速道路,南下經過客雅溪出海口的「浸水橋」,從這裡就可以進入新竹最大的潮間帶。

我們抵達時,正在退潮,海邊留下許多的漂流木,這些木頭都是隨著水流沖下,再被海水搬到這裡來堆放。附近農民稱這種木頭是「流氓樹」----隨著潮汐的升降來去,到處撞來撞去,有時還會撞破堤防上的水門。
「為什麼不撿一些回去當裝飾,或當柴火燒?」我向耆老請教。

 


「農家人力不夠,煮飯早就用瓦斯,不用木材燒了。」農夫回答。
「會一直留在這裡嗎?」我還是關心漂流木的結局。
「等曬乾一點,放火燒掉。」農夫說道。

濱海的陽光很烈
 我帶著學生一直往退潮方向走,每走一百公尺,我們就停下量測土地的變化,烈日把我們的皮膚烤紅,又轉黑。大伙走了一公里遠竟然沒有跟上退潮,再走一公里,海水竟然還在前方。灘地裡的招潮蟹、貝類很多,甚至還可以看到寄居蟹。我們邊走邊測量,發現這片平坦的灘地,地面泥沙的粗細變化很大,愈往外海,含砂量則愈高。灘地邊幾條深淺不一、方向蜿蜒的潮汐溝影響了灘地上海水進入的時間,使得灘地的含水量、鹽分和有機量都不相同,而提供了更多樣生物的棲息環境。
 
「教授,我們已喝光了最後一瓶水」學生對我說道。「好吧,回頭。」我揮手叫學生走回岸上。潮水仍在後退,露出的地面,在陽光的反射下閃閃發亮,那裡仍是未知之地,我們還會再來。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