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

池上開發的源起

我,走在卑南大溪畔,看到整個河床都是石頭。
這裡不是吸引遊客的景點,卻是認識自己鄉土的一個好所在。

 

  卑南大溪是一條非常有趣的溪流,源起海拔三千一百公尺以上的玉山山脈,以豐沛水量,沿著陡峻的坡度,切割山谷而下,只流了三十公里,就下降到海拔五百公尺的臺東西部丘陵。流到「池上」時,卑南大溪因為受阻於海岸山脈,幾乎以九十度的轉彎,南向流入臺東縱谷。之後的五十八公里,就逐漸成為水流緩和的水道。

池上的大池



重尋先民的足跡
  水流的速度減慢,溪流所挾帶的石頭就留下,形成一大片的礫石河階台地。「關山」、「瑞源」、「電光」、「鹿野」,這些臺灣良質米的產地,都是在卑南大溪兩側的河階台地上。我拿著地圖,自卑南大溪口,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探勘,想知道一個早期的傳說。

  客家人在臺灣遷移的路線之一,是非常有趣的研究課題。早在一八七○年代,就有一小隊的客家人,做類似的探勘。他們自屏東的潮州遷徙而來,攀山越嶺,穿過中央山脈,下到臺東的濱海平地,北上進入卑南大溪流域。這一批人,沒有留在卑南大溪河口,雖然那裡約有一千九百公頃的廣大平坦土地,不過卑南大溪河口經常分叉而流,淹水的機會也高。

臺東的台階地
  再往上走,經過「鹿野」。鹿野溪的水量非常的大,瀑布也多,這裡約有九十公頃的平坦地,但是取水不易,所以,他們繼續往前,進入「瑞源」。瑞源有一百六十公頃的平坦地,但是非常接近河道,卑南大溪氾濫時容易受波及,於是,再往前行,進入「關山」。

池上的良田


  關山位於較高的台地,而且湧泉很多,可供種植的土地有六百公頃以上。不知道什麼原因,這批客家人沒有停下腳步,他們橫越卑南大溪,進入「池上」。

水車的使用
  這批拓荒者,,竟然在卑南大溪轉彎之處,水流沖刷最大的地方,停止了他們的腳步。他們挖一條引水渠道進入池上,灌溉了約兩百八十公頃的農地,稱為「新開園」,這是池上的舊名稱。後來引的水更多,開拓的農地增加到六百公頃以上。我站在池上的水邊思考:選擇在水流最強處引水,的確可以防止砂石在河岸淤積,阻塞取水口;但是水流快速流進農地,也會產生沖刷,造地農地流失,這些百年前的陳姓客家人是怎麼做的,才能免除這災害?

卑南大溪的取水口


  我在池上的大地上走來走去,才發現答案——水車。原來,他們讓水流沖在水車的輪片上,輪片上有道接水槽,帶動水車的轉動,抬高水位到高處,能間接將水給土地。何等聰明的客家先民!可惜現在大部分的舊水車年久失修,支離的散落在水圳邊,現代的農民已經改用馬達抽水灌溉。

  我來得太晚了,來不及告訴這裡的農民要留下舊水車,這是客家人開發臺東重要的證據。不過來了,總可以留下一些記錄,讓人在享用池上米時,也可以知道客家先民的努力。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