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

苗栗苑裡的怪水井

 
  在一次講習班,
  我滔滔不絕的講,
  而後,讓學員發問。
  有一個老先生舉手問道:
「你知道在苗栗,有一種水井,可以讓人在裡面游泳?」
  「哪有這種水井?是井底之蛙在裡面活動嗎?」我反問道。
  「不是蛙,是大人、小孩都可以一起在井裡面游。」老先生篤定的回應。
  「一起?聽起來像游泳池嘛!很大嗎?」我問的有點白痴。
  「長約十幾方公尺,寬有六、七公尺,這樣算大嗎?」老先生說道。
  「哇,好大。我想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井,有多深呢?」我還是好奇。
  「不太深,有時四、五十公分深,有時一、二公尺深。」
老先生想了一下,說道。
  我愈聽愈不懂,繼續問道:「這種水井有幾口?」
  「以前有數口,後來擔心危險。除了一口外,其餘都填封了。」
  「以前?」我想不出台灣有這種款式的東西。
  「清朝時代就有了,最近想把這口井也填了。」老先生說道。
  「停!不要封住這一口井,讓我去看看。」我興奮地大叫。

  台灣是一個有趣的地方,藏著許多有趣的寶貝,等著讓人去發現,苑裡就是一個例子。過去我知道大安溪在這裡出海,河口砂地上長了不少藺草,編織成著名的「大甲草帽」。大安溪河口感潮處長了不少的紅樹林,紅樹林的灘地裡有一種特殊扁平的雙扇貝,是我在其他沿海未見過的。此外,大安溪邊有一座容易崩塌、地質非常不穩定的「火焰山」。沒想到苑裡還有一口能讓人游泳的大水井,年代還頗古老,真是迷人。

聚石成田
  帶著妻子、小孩與學生們前往大安溪口,與老先生會面後,一路沿著130甲山旁的道路向東行,經火燄山南麓,到了高速公路的大橋邊,轉進溪畔的小路。灘地上大部份是石礫,這些石礫是大安溪上游沖刷下來的。有些石礫是整齊的成排堆置,石礫表面上黴苔斑斑,看來有些年日了,這是早期堆石的田埂。這裡早期稱為「溪仔田」,表示農田是開墾在溪邊的分流處。開墾的先民是約在1880年代,前來此處的客家人。
  農民在此取石礫築埂,是等溪水上漲過田埂時,水中較細的泥砂會沈澱在田裡,逐漸地田裡就會留下些土。早期的農民實在勤勞,在這種地方竟然也能墾地成田。讓石礫床上的泥土累積,成為可以耕種的土地,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的等待,這地方見證先民來此地開墾拓荒的辛苦。

古代截水科技的重現
  在這些灘地農田中,果然有一口長方形的「水井」,這就是老先生所提的地方。我走過台灣不少地方,卻沒有看過這種結構。我脫下鞋子,捲上褲管,進入水中。哇,水溫頗低,水色清澈,水中魚兒驚散。抱歉,打擾了。
  我以前就聽說台灣先民有截地下水的取水方法。在溪流底床的下方,埋管或置孔。枯水期時,溪流表面乾涸,底床下的石礫間還是有地下水或是伏流水在流動,可以用管子引出這些水來匯集成池,以供救旱。這種工法,現代已經不太使用。近代太重視水庫,以為水庫是救旱的唯一方法,水庫若缺水,政府就緊急呼籲大家都要省水。
在苑裡探討古代客家的灌溉井

大自然的冷藏所
  水庫的確是蓄留地面水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大自然多變化,水的流動有多種,取水的方法應該有多類。這樣在缺乏雨水的時候,即使水庫存水不多,仍可由別處取水,分散風險。平時要多費心,臨時才能少操心。多麼的有趣,百年前苑裡的客家人,就有這種觀念與建造。
  我看這口「水井」還有一些混凝土作護面,可見後來有改建過。「水井」的底部有成排的孔洞,沒有什麼阻塞物,證明仍然有人在維護。「現在這口井作什麼用呢?」我仍有不明白的地方。「用來冷藏稻殼。」老先生說道。「哦,有意思」。我看到水中浸了幾袋的稻殼。「在春耕以前,擔心芽發太早,稻殼就先泡在水裡,等到要育苗時,再取出栽種。」老先生說明道。
  在苑裡的一角,還能學習多多,誰說先民的技術,都是落後的?臨走前我對老先生說:「以後附近都不種水稻時,請幫忙一下,別封住這口水井,好不好?這是台灣的寶貝。」老先生點點頭。
  台灣的農業一直沒落,伴隨農業漸漸消失的,將是台灣的古典科技與人文。風吹在大安溪上,我不知道老先生保證的時間尚能有多久?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