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

海獺的居所


十九世紀初期,美國西部剛開發時,最早前來的是獵人,他們獵殺了許多海獺。當時海獺皮是歐洲貴婦人最高級的毛料。一般人的頭髮約二萬根,海獺身上每一平方英吋卻約有一百萬根毛,這些毛緊緊的裹覆海獺的身體,使牠們能夠保持體溫,適應寒冷的海水。

過度的獵殺使海獺的數目遽減,一九三八年時,只剩下三百隻,美國政府因此宣布禁獵海獺,但是恢復的速度依然緩慢。到了二○○一年,北美西海岸的海獺大約是二千隻,禁獵的成效顯然還是不夠。於是,美國政府在糜鹿河灣(Elkhorn Slough)設立了一千公頃水域的海獺保護區。

海獺保護區的告示牌


豐富的食物
河灣是淺水的感潮河段,由於河口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潮汐又帶來新鮮、乾淨的海水,所以,在這淡、鹹水交會之處,是生物種類與數目豐富的地方。尤其河岸邊的裸露灘地,水中有機質多,成為貝類、蟹類等無脊椎動物生長的地方,而蟹類、貝類則是海獺的食物。

海獺的生活非常單純,每天約有八小時是躺在水面上攝食,有十一個小時在睡覺,其他時間則在清洗自己的毛鬚。海獺的棲息之處,必須水流緩慢、海浪不大,而且水深較淺,以防止鯊魚的攻擊。


可愛的海獺

這段感潮河灣,岸邊都是深及膝蓋的軟泥,無法步行進入,只能靠船行。我和妻女坐著汽艇,自海口沿著糜鹿河灣,緩緩的前往海獺休息區。這艘船長十公尺,可以搭二十個人,屬於平底汽艇,搭船的費用昂貴,而且要早早預約,才有位子。美國人腦筋靈活,知道生態保育旅遊賺旅客錢的地方,不過這艘船的船長熟悉這裡的生態,航船速度緩,遇到水中有大型水母游過,還會停一下子,讓水母先行。沿途他還會撿起漂浮在水面上的空瓶罐,並幫我們這些遊客拍照片。接近海獺休息區時,船長熄了引擎,讓船靠潮汐的推力接近目的地。


海獺的棲息地


水域的環境
慢慢的,船靠近了海獺休息區,我對海獺的習性略知一二,但從來沒有如此近距離的與成群的海獺面對面。牠們真是優美的生物,有的悠閒的躺在水面,有的抬頭看著我們,有的用前面兩足抓住牡蠣殼,吃裡面的肉。海獺的食量驚人,一天大約要吃體重的百分之二十五的食物,這麼多的食物,一定給身體帶來很多的熱量,而牠的身體都是毛,不容易在空氣中散熱,必須靠水流來增加散熱的速度,因此牠必須常在水中,一邊靠著後肢推水,一邊翻轉著身體,增加在水中散熱的速度。


海獺在享受豐宴


木柵圍成的人工保護區
我看河灣水流的速度,每秒約零點二到零點三公尺,水深約三到五公尺,海裡的鯊魚不容易闖進這麼淺的地方,而且水面也寬闊,讓海獺可以看到遠處是不是有鯊魚入侵,放心棲息。另外,海獺休息區還打有一排的木椿,每根木椿的直徑約十五到二十公分,上面覆蓋了樹枝,增加海獺在這裡棲息的隱密性。

以海獺的生活習性,來為牠們規劃棲所,是生態與工程學者結合了對野生動物的愛心與管理的智慧。海風很大,潮濕微寒,這時船長分發咖啡、熱茶,又給自製的餅乾。船長以前在海軍任職,是深海潛艇的船長,由於喜愛生態,退休後來此行駛生態解說船。數分鐘後,船才調頭,離駛海獺休息區。

眼見潮汐漸退,但願海獺生養滿水面。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