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學科系

資訊管理與學系的由來—資訊時代的導航

 1944年6月6日,英、美、法聯軍,登陸諾曼第,展開第二次世界大戰歐陸大反攻的序幕。德國納粹軍團勉強應付之際,德國情報局監聽到美國海軍正秘密地在製造了一部機器,稱為「馬可一號」(Mark Ⅰ),功能不詳,目的不詳,只知道是一部「電子超級人工腦」(Electrical robot super-brain)(後來簡稱「電腦」),光聽這名稱就更加惶恐,其實這是美國海軍送出的反情報。一年之後,德軍投降。德國納粹帝國倒台了,世界卻興起了一個由電腦主導的大帝國。

  「馬克一號」是人類初期建造的電子計算機,它的長度有15.2公尺,高度1.4公尺,寬度0.9公尺,重達4.3噸。整部機器由765,000個零件所組成,光是電線長度就有848公里長。需要一座大房子來存放,數人不時地操作、日日不斷地維護,使用起來頗不方便。但是,日後電腦應用到商業、文書編輯、影像處理、資訊儲存、圖書查詢、統計分析、語言翻譯等,都源自這台龐然大物。

  馬克一號的設計者,是美國哈佛大學數學系的教授艾肯(Howard Aiken,1900-1973),他是二十世紀的傳奇人物,被稱為「資訊學的先鋒」。艾肯來自破碎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個酒徒,醉酒回家經常打他的母親。艾肯十二歲時,一個晚上,他看到父親在毆打母親,憤而取出火爐撥炭的火鉗保衛母親,後來父親離家,再也沒有回來。

  從此艾肯半工半讀,與母親相依為命。他白天上課,晚上到電話公司擔任電話總機接線員。1919年,他以第一名自高中畢業,進入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電機工程學系。這時他的身高已近200公分,長的身強體壯,魁武有力。他夜間又到電力公司擔任警衛,後來他寫道:「無論是擔任夜間警衛,或是在哈佛大學當教授。每一個工作機會,我若盡力去做,皆能使週遭的環境好一點。」

  1923年大學畢業後,他到芝加哥「西屋電器公司」擔任電機工程師。幾年後,他寫道:「薪水雖然越來越高,如果缺乏研究性的學習,我不過是技術性的苦工。」1933年,他辭去工作,進入哈佛大學物理學系就讀。1939年,取得博士學位,留校擔任講師,教授「電子物理學」。

  有一天艾肯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一本百年前的古書,是英國劍橋大學巴培格(Charles Babbage ,1791-1871)教授,1834年所著的「計算機轉輪」(Calculating Wheele)。書中提到以齒輪作為數字計算的工具,方法是以齒輪的位置代表數字的位數,齒輪轉動來運算數字,運算結束齒輪自動鎖住,呈現運算結果,這稱為「差分機」(Difference Engine)。

  艾肯讀了非常有趣,繼續尋找巴培格其他的著作,他繼而讀到巴培格在1864年所著的《一個哲學家生命的歷程》(Passages from the Life of a Philosopher),書中提到用「程式」控制數字的算數,他稱此為「分析機」(Analytical Engine),這是人類第一部程式控制的自動計算機,巴培格後來被尊稱「計算機之父」。

  可惜巴培格當時缺乏經費與材料,沒有造出這兩種機器。艾肯以對電學,電子元件與電訊轉接的知識與了解,他認為可以實踐巴培格的夢想機器,於是開始設計他的夢幻機器──電子計算機。設計後他四處遊說廠商資助建造他的設計,廠商都興趣缺缺,直到1938年他遇見了沃森(Thomas John Watson,1874-1956)。

  沃森原本是個鋼琴推銷員,他對工作充滿熱忱、律己甚嚴、不抽菸、不喝酒,曾被謔稱「推銷界的牧師」,但是他服務的熱忱與良好的品行得到許多顧客的信任。不久,他辭去工作,轉而開設一家公司,起初他也不知道製造什麼,就製造咕咕鐘。他一直有個夢想:「有沒有一種產品,能夠幫助所有的人?」當他聽到艾肯的報告後,他認為這電腦就是答案。

  在沃森的全力支持下,電子計算機順利的製造。製造到一半時,艾肯發現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讓計算機更快的運算。沃森認為一件事情尚未完成之前,不要再做另一件,繼續執行原先的計畫。在1944年建造完成,美國海軍立刻購買。艾肯與沃森立刻用那方法製速度更快的「馬可二號」。沃森的公司後來成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電腦製造企業──「國際商用機械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簡稱IBM)。

  1950年,艾肯開始在哈佛大學開授電腦機器製造的課程,立刻廣受各界的重視,許多共司派出菁英前往進修。艾肯鼓勵學生學習電腦,還要兼顧「閱讀、寫作與演講」,「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所讀、所想與所做,是面對未來時代所必需的裝備」,他認為電腦遲早會在商業管理的領域有廣泛應用。1954年,他在哈佛大學企管學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rtation)推動電腦與商業的結合,他寫道:「電腦的用途不是只在科學的問題,也用在商業管理,電腦可以用來儲存大量的資料,迅速計算、統計…,這些功能將影響未來的世代,但是需要有人不斷去思考,如何將電腦使用的範疇,不斷的開展。」這是資訊工程與資訊管理的分水嶺,前者用電腦處理科學問題,後者用電腦處理商業問題。他的呼籲在1960年初期獲得廣泛的回應,產生結合電腦、資訊與管理決策的「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1970年代初期美國許多大學成立「資訊管理學系」(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不久為各國所仿效。

  二十世紀後期,資訊管理學系已成為企業管理、行政決策等行業公認實用的學問,但是在這學問的背後,有許多抽象與形而上的思維,才能面對日益複雜的市場變化。商業活動非常複雜,影響的因子可能超過千、萬個之多,要先區分哪些是重要的因子(factor),將重要的因子轉成「數據」(data),將數據消化成有用的「資訊」(information),將資訊轉換成「知識」(acknowledge),再轉換成具有洞察力的商業「情報」(intelligent),在綜合不同的情報作成「決策」(decision)。不過數據形成決策的過程,很可能起初影響的因子已經改變,以致不斷地又有新的數據與資訊輸入,又再影響決策。要在這種不斷動態變化中作決策,成為資訊管理學的藝術。

  艾肯自哈佛大學退休,加入國防部,他首先看到電腦資料安全儲存的重要,建立防鎖設施以免被竊取,也擔任電腦搖控火箭發射的顧問,不過他反對將火箭摧毀的目標,完全交由電腦決定,他認為「電腦只是有效率的僕人,不能取代人腦對於價值的判斷」。當時普世接受電腦與其延伸產品使用,已經遠超過他起初的想像。電腦執行的能力與速度不斷升級,人類需要不斷地丟東西給電腦,讓電腦有事可做,電腦已不斷深入人的生活層面。

  艾肯提出:「我相信電腦的發展,永遠不會給人類能更省力或更省時間。電腦改變的是利潤的分配、收支的比例、與生活的水準。電腦會使人更有能力,去忙更多的事情。因此在電腦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重視人與人的相處,願人類的功能永遠不能被電腦取代。」晚年,很多人恭維他的成就,他卻說到:「我期待上帝,讓電腦的發展朝向對人類有益,而非朝向人類的毀滅。」

  電腦與資訊的結合,很可能是人類在二十世紀最大的成就,即使在二十一世紀,仍然蓬勃的發展,在這快速的發展中,願朝向正確的方向,給人類帶來真正的福祉,也許這是資訊管理學系首要的挑戰與任務。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