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學科系

地質學系的由來--大地深處之美的鑑賞

親愛的,大學科系的涵義,不止代表人類知識的寶庫,也蘊藏著許多有趣的故事,敘述著起初的發現者,一生探索真理的發現,他們可能全然沒有想到,那些發現將成為科系發展的核心。在不同的年代,科系排名有先後,獲得外界光環有落差,都無損起初發現的價值。

地質學系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其存在的目的,能教導人認識地下的寶貝,如金、銀、銅、鐵等礦物,也能開採這些礦物,或是鑽探石油與抽取地下水。懂地質學的人有另種眼光,例如外表看似平凡的石頭,他們看到其中藏有大地昔日的歷史,地區環境的變遷。他們看出可能是地震、走山、土石流、地盤下陷、地基滑動等現場。一般人蓋房子的地方,如果缺乏地質學的認知,自然現象很容易變成自然災害。在環境變動的年代,地質學系的功能愈來愈重要,他們警戒眾人,不要祇想在地上拼命建造,而忘了地下是什麼?不要為了工商業的發展,超抽地下水,而造成地盤下陷,不要為了取用自然資源合,超限使用。

歷史上,許多傑出的地質學家來自瑞士。瑞士超過65%的面積,座落在阿爾卑斯山脈(Alps Mountains)。此山脈介於瑞士、德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等國之間,是歐洲最大的地理屏障,山脈有許多4,000公尺的山峰,最高峰是勃朗峰(Mont Blane,4810公尺)。經年積雪,阿爾卑斯山的原文Alps就是「雪」(snow)的意思。

長期以來,歐洲的強權國家為了爭奪土地,在海口、平原、丘陵打了許多的戰爭。但是很少人垂涎高山,阿爾卑斯山是怎麼產生的?是個迷人的問題,卻很少人在乎。十五世紀以後歐洲許多追求信仰自由的人,因被迫害,而移遷到瑞士高地,例如在宗教改革期間,八萬個法國人移居到瑞士。阿爾卑斯山的奧秘,就留給這些尋求信仰自由的子孫去解謎。

「近代地質學之父」索蘇爾(Horace-Benedict de Saussure,1740-1799)的祖先也是移民。14歲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跨級進入「日內瓦學院」(Academy of Geneva),就讀物理學。在學期間,他認識哈勒(Albrecht von Haller,1708-1777)教授。哈勒是十八世紀,歐洲最著名的醫藥植物學家,專門研究植物對人體的藥效,他認為高山獨特的氣候環境,與地質特性,是孕育高山植物特具藥效的原因。但是,哈勒的課吸引許多外系學生的原因,是他對瑞士教育的前瞻。

索蘇爾後來寫道:「他提出上帝給瑞士最豐富的產業,就是自然的美,與開闊的環境,使人的心胸自由又奔放。在這兩個基礎上,能夠發展瑞士特色的高等教育。為此他經常出野外,將大自然的美,帶回教室與學生討論。他認為教授是課堂的教練,學生是球員,教授祇幫助學生學習,學生要完全主動與全程參與討論。」哈勒的學生畢業後,組成「海維爾協會」(Helvetic society)持續定期討論,後來成為瑞士極具影響力的學識團體。

1760年,索蘇爾取得博士學位,太年輕一時無法申請教職,轉而擔任哈勒的助手,到阿爾卑斯山採集植物。他在山上與山上的牧羊人,或採礦人同住,這些人就當他爬山的嚮導。他愈走愈高,竟成為普世第一個登上勃朗峰的人。他深深地喜愛高山,他寫道:「高山的美,令人驚嘆。除了幾顆大石頭,山如同披著白色的外袍,由山頂垂到山谷的凹底,遠處的森林彷如一條條濃灰色的道路,鋪陳在冰雪之上。忽然陽光乍現,冰雪、石頭與森林呈現不同的反射,使純白的大地顯出極為壯觀、優美的景致。當我觀看這一切,不禁激動。造物者的創作之美讓我景仰、驚嘆。」

更特別的是索蘇爾爬上山頂的目的,是為探勘阿爾卑斯山的地質。他經常背負許多科學儀器,包括溫度計、氣壓計、風速計、濕度計(他自製普世第一部毛髮溼度計)、磁力儀(測磁場方向),太陽輻射器(測輻射強度),透明度計(測天空透明度),與氣體測定器(測定空氣不同的氣體含量)等上山。他有一流的求知熱忱,也有一流的體力。他被稱為普世「第一個高山氣候學家」(first mountain meteorologist)。他在1779年出版「序論」(Discours Preliminaire)首先使用「地質學」(Geology)一詞,而後也成為普世大學科系的名稱。為了紀念他,地質學的「蝕變斜長岩」(Saussurite),用他的名字命名。

二年後,他獲聘成為日內瓦學院的教職,他將物理與地質結合,開始研究阿爾卑斯山形成的原因。上課之餘,他就去爬山,取瑞士山嶽之美作為教材,他寫道:「教育的啟發,來自與大自然的接觸。」他一生的進行曲,幾乎是由高峰與冰河所譜成,例如1776年他登上阿爾卑斯的克雷蒙特(cramont,2737公尺)隘口,提出山的形狀是受到底部根基抬昇的力,與山的重量向下的壓,平衡的結果,如果抬昇的力量消失,或是抬昇的方向改變,山脈下層的基底就可能滑脫,造成斷層的錯動,產生山的塌陷,就造成山谷、峽谷、隙縫等地型。他由岩層走向,發現阿爾卑斯山脈有許多斷層,因此他建議山區的建築不要太高,宜採木製平房,這是由地質現象,判斷自然潛在災害的先河。

1776年,他爬上阿爾卑斯山脈的布愛(Buet,3096公尺)高山湖,他用溫度計量測不同深度的水溫,發現湖泊下方是水溫接近4°C的「恆溫層」(Hypolimnion),處於恆溫狀態的湖水,很少產生擾動或上下對流,累積許多營養份。季節變化時,湖水才產生上下置換,營養份到了湖泊上方的「表水層」(Epilimnion),結果造成藻類滋生,水色混濁,這稱為「湖泊熱分層」(Thermal Stratification of Lake)現象。因此,他建議保護高山湖泊,必須維護周遭的集水區,減少營養份流入,這成為後來普世保護集水區的依據。迄今瑞士許多的高山湖仍然清澈,是他先見的貢獻。

1778年,他登上瓦勒斯雷冰河(Valsorey glacier),他提出冰河是受重力影響而向下移動。1780他登上羅基‧米歇爾峰(Roche Michael),1788年登上少女峰(Col de Geant,3371公尺),1789年登上科爾德卑斯山(Theoolulpass,3322公尺),1792年登上有「冰川天堂」之稱的小馬特洪峰(Matterhorn,3883公尺)。他由山上的化石組成,提出「阿爾卑斯山先是在水底形成,後來在抬昇成山。」根據空氣中相對濕度的量測,他提出「山上的礦物是在高溫、高壓下形成,所以在常溫常壓下,風化緩慢。但是相對濕度增加,將促進礦物的水解,產生山峰的凹凸起伏」。他也發現「冰河不同深度的冰受壓不同,密度也不同,冰河底部推移時對地面切蝕的力量也不同。」

索蘇爾也經常帶學生去爬山,讓學生由愛爬山而愛地質,沒想到後來爬山的人愈來愈多,成為普世著名的「阿爾卑斯山健行運動」。他寫道:「高山的存在,表明人類無法使用到地方,仍然有其存在的價值」。他也知道登山的危險,他是第一個提到「高山症」的人,他寫道:「愈高之處空氣愈稀薄,甚至低到50%。為了維持足夠的呼吸量,呼吸的頻率就會愈快,這使人爬山愈高,愈易疲倦。」

既然容易疲倦,他為何還要爬山呢?他給妻子(Mile Bossier)的一封信上寫道:「也許別人會問妳,我為什麼經常要去爬山,為什麼要去那些罕無人跡的所在?我深信我所發現的重要性,遠超過我所能知道的。何況我們祇有幾個星期的分離,我也祇多付出一些體力。我相信妳不要我像一些肥胖的懶人,吃了晚飯,就想躺下來睡覺……軍人接到命令,就衝入戰場。生意人接到訂單,就立刻進行買賣。我一想到觀測的需要,就必須到山上。」

1818年,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開始設立地質學系,後來普世大學也紛紛設立,讓更多學生跟隨他的腳踪,一起去鑑賞大自然美好的劇場。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