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解說

北投平原探勘記

關渡平原我問田間的稻草人,
烏鶖歸家的路,
順著稻草人手指的方向,
我走向一大片的低窪沼澤地。


臺北市最後的一塊水稻田區

臺北市有一個非常滑稽的地方,在面積不到一千公頃的土地上,竟然有五條溪流擠進來,爭著要在此地出去。像是五個調皮的孩子,這些溪流在這裡互相追逐,結果形成了臺北市區最大的一塊低窪沼澤地。

這五條河流分別是由東方彎曲而來的基隆河,自東北方流進的雙溪,與自北方而來的磺溪、水磨坑溪、貴仔坑溪。這五條溪各有特色:基隆河的水量最多,雙溪的水最乾淨,磺溪的水最酸,水磨坑溪的水較濁,貴仔坑溪最易變換河道。但是流經臺北市區到達此地後,這五條溪都已汙濁,有時還黑得冒泡。臺北市建築林立,或蓋房子、或建馬路,這裡卻是一片的農田,是都市文明外,仍然可以享受聽不到汽機車聲的好所在。

其實這塊平原開發的很早,明朝萬曆年間(十七世紀初期),就有先民前來排除積水,種植農田。如今在此仍有「田心仔」的地名,表示附近的農田多;有「豐年里」的地號,隱藏過去多少農民的期待;有「番仔厝」的地點,是早期凱達喀蘭平埔族居住過的地方。關渡自然公園
 

農民種植的多樣化

我從臺北捷運的忠義站出來,往南就可以進入這塊平原。這裡有一條柏油小路,比旁邊的水稻田區至少高出三、四公尺。在臺灣其他地區,很少有農用道路比水田高出如此多,表示這裡常淹水;由路邊的水痕還可以看出淹水的高度,超過水稻生長的頂點,可見這片農田也擔負了洪水時期滯洪的功效,減少臺北市其他地區的淹水危機。水稻田作

在柏油路東邊較高的砂質壤土上,農民種著棗子、絲瓜、苦瓜、山藥、檸檬、紅甘蔗等,在西邊低漥的地方種植水稻、茭白筍、芋頭、蔥、小白菜、青江菜、芥藍,連田埂的邊上都種了成排的萱草、九層塔、香菜等。農民實在偉大,這片常淹水的地方,仍然種植如此多樣化的作物。

有山河交會的景緻

柏油路沒走多遠,就遇上貴仔坑溪與水磨坑溪交會的沼澤區,這裡是整片平原最低漥的地方之一,雖然人跡罕至,但是遠處有紗帽山、大屯山、面天山等群山擁抱,近處有淙淙溪水,溪邊有小白鷺、白鶺鴒,稻田上有麻雀、斑文鳥、家燕,甚至有隻從水稻田裡突然飛起的薑雞,實在迷人!

環境逐漸劣化

我繼續順著水磨坑溪邊的田埂向東走,一邊是低窪的農田,另一邊是土地較高的竹林地,這是外來的堆土所造成的,這使水磨坑溪與貴仔坑的溪水更難宣洩。這裡的土地雖平坦,農民仍讓水由較高的東北方,逐漸的淹向低漥的西南方,這種大面積淹灌的方式,在臺灣其他的地區並不多見。水磨坑溪生態復育

都市汙水使得成千上萬隻的福壽螺在此密集生長。福壽螺是外來種,起初引進福壽螺是為了外銷,後來卻在台灣四處分佈。福壽螺在臺灣幾乎什麼都吃,這裡有些田區,除了成群的福壽螺之外,任何作物都不長。這種螺類在臺灣沒有天敵,在愈肥沃的水中長得愈好,甚至在高汙染、缺乏氧氣的水中仍可存活。我常思考:為了拼經濟、賺取外匯,是否對國外的任何東西,就一律照單全收?

生態保護的緩衝區

走出水磨坑溪,接上「貴仔二溪排水道」,許多的雀鳥在此低翔,我的後方就是以賞鳥著名的關渡自然公園。這片水稻田區,是自然公園與都市之間的「緩衝區」,讓都市對自然公園的負面影響減到最少。

許多人喜歡到關渡自然公園賞鳥,但是關渡自然公園只是這片平原的一小部分。鳥受到保護,但是這裡的農民卻要承受鳥類過多,偷吃稻苗與稻穗的損失。我曾經在此,以三年的時間調查,發現水澤附近有些水稻田,的確有百分之三到二十的秧苗受到水鳥的影響而損失。這要責怪水鳥嗎?也許可以將這裡的米稱為「臺北平原米」,讓人高價購買,以彌補農民的損失。水磨坑溪鳥類棲息的生態池

走出貴仔二溪排水道,右轉便是到捷運站。這片臺北最後的一塊保護區,雖然這裡的水污濁,作物長不好,土壤排水不良,蚊蟲也多,但是喜愛臺灣鄉土,除了觀看美好的環境之外,是否也來看看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給孩子另一種面對真實的生態教育。

無論是乾淨或骯髒,走在田埂上,看著藍天,我仍然愛這一塊北臺灣的低窪沼澤地。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