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神經醫學與靈性照顧

失智者為什麼堅持自己的看法?

我站在台大醫院急診室的大門外,
清早的天空依然灰白,
灑著靡靡的細雨。
這是舊曆的過年。
多少人可能仍沈緬於昨夜的歡樂,
或是仍在床上作著美夢,
我卻站在此,
一種理性上,完全無法理喻的事情,
我的父親。
深夜以來的直喘,
好像每一口氣,都像溺水者的用力呼吸,
我趕回家,搭計程車送到長期照顧他的醫院,
他卻不肯進去,
只因有人說更遠的某家醫院也不錯。
在急診室大門外,
他執意要去那裡……
他的心臟雖弱,他的意志卻強,
他的呼吸直喘,他若要就要。
雨中,我一手打傘,一手拉住他,
多少的說明、多少的分析,
都無法挪移他的決定。
五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
時間不斷的流逝。
「上帝啊!我應該怎麼辦呢?」我的心呼籲道,
台大急診室,忽然走出個保全人員,
大聲招呼道,
「阿伯,你過來一下,我們這裡需要你幫忙。」
父親就搖搖晃晃的,
走入急診室的大門。


為什麼失智症者那麼堅持自己的看法?瑞士的腦神經科學家貝爾維尤(Bellevue)醫院院長賓斯旺格(Otto Binswanger, 1852-1929),首先提出失智者的精神狀態不是空白,而是有自知失序的焦慮。他們有看法不被支持的挫折感,逐漸累積以後,難以忍受別人不照他們的意見,甚至視他人為違逆者,而給與懲罰式的攻擊。而後對自己不當的言行退縮,不與人交談,不作決定,最後有深度的挫折,而自我放棄,甚至認為已經不屬於自己,而自殺。

腦波的證據
1894年,賓斯旺格發現「血管性失智症」(Subcortical Vascular Dementia),是大腦表面有白色的沈澱物,導致大腦的病變。他首先用「腦波圖」(EEG, Electroencephalography),記錄大腦的電位活動,提出「高血壓」、「中風」、「醣尿病」、「經常性跌倒」者,容易失智。
他也提出失智症初期的癥狀是「短期記憶力的衰退」、「情緒難以控制」、「組織能力失去」、「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人格的改變」等。這些發現對於失智的瞭解更進一步。

失智仍是有意義
當時,許多人認為失智者沒有痛苦,即使給予過度侵入性的醫療,也不會有感覺。他大力反對,由腦波圖呈現失智者對外界有反應。1899年,他提出:「失智是精神性的痛苦,理智上的困擾,比身體的疼痛更痛。失智者會失去笑容,是他發現自己的獨立性消失,必須依靠人。」
他又提出:「失智的意義在上帝,人要知道,以自己的經驗,作為智慧的判斷,非常有限。以自己的活動,作為存在的目的,失智是給人徹底的考驗。只有上帝是自有永有,人最後的智慧與存在,是歸上帝。」

放手與交託上帝
他鼓勵他的病人:「失智影響生活品質,不一定影響生命的品質。失智失去記憶,但是人最深的記憶是在靈性。最深的釋放不是自己抓得更緊,而是赦免人,交託給上帝。」他的看診記錄上,多次寫著:「我為記錄到清楚的腦波圖,感謝上帝。」
他要求病人定時睡覺,準時吃飯,保持活動,多多唱歌、學習講話等。也教照顧者給失智者要「用勉勵性的內容,當成貼紙去提醒他們」、「讓他們知道有人關心」、「與他們講話」、「讀書給他們聽」、「與他們去看照片」等。關懷,是打開失智空間的縫隙,不讓失智者以為無望,而自我放棄。
正確的醫學知識,是上帝給人的法則。我求上帝讓我在照顧父親時,自己的情緒不作失智陰影下的回應,而是仰望主,信靠主,在祂有恩典,同行在窄路。

參考資料
1. Lanzoni, S., 2003. An Epistemology of the Clinic: Ludwig Binswanger’s Phenomenology of the Others. Critical Inquiry. Vol.30. No.1. PP.160-186.
2. Miller, J., 1993. T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U.S.A.
3. Engstrom, E. J., 2003. Clinical Psychiatry in Imperial Germany- A History of Psychiatric Practi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