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神經醫學與靈性照顧

與失智,善良同行

「減緩失智的活動是:
1. 工作有時,休息有時。
2. 到野外作畫。
3. 在陽光下活動。
4. 在空氣流動的地方散步。
5. 有正常的娛樂。
6. 有時洗冷水澡
7. 不要過度喝酒、工作、縱慾、焦慮。
8. 要赦免人,也接受上帝的赦免。
9. 痛苦時不要封閉自己,情緒沒出路。
10. 常吃新鮮蔬菜。
11. 恐懼時有人可以分享。
12. 要工作,或是做會流汗的事。」


——哈斯藍(John Haslam, 1764-1844)

面對失智,請不是害怕,而是學習認識失智的教育,照顧的機會,與將所愛的人,更深交託上帝。祂保守,在我們能與不能的事上。祂記念,我們能記住,與該記而記不住的。祂賜力量,在我們每次的有力與疲乏時,是祂給力上加力的恩典。陪伴失智父親,我體會自己的軟弱與上帝的恩典。

哈斯藍是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教授,與聖•巴多羅買醫院(St. Bartholomew’s Hospital)的院長,也是十九世紀,留下最多精神官能症觀察記錄的醫生,約有9,600個案例,並給與症狀分類。

酒精對失智的影響
縱酒會傷害腦神經與血管,導致「麻痺性癡呆」(Paralysis of Insane),是他先提出來的。使後人知道酒喝太多,會先使講話能力受損,再使嘴巴歪斜,眼球呆滯,而後失去記憶,手、腳無法控制地抖動。

他自大學時期,就在醫院照顧失憶者,一直到退休,有五十多年經驗。他提出「精神官能的問題,追根究柢,是來自心智與心靈的混亂(mind and spirit disturbance),而後漸漸呈現外在的症狀。」「這來自某些外在事物,引發人過度地集中心思(preoccupation)在一些事上,甚至無法拒絕不去想,以致產生過度誇大,與妄想性的混亂。或是個性固執,對於自己做過的錯誤,心裡一直不安,一直自我定罪,甚至因過度潔癖的鞭策,不必要的罪惡感,導致『病態性的羞愧』(pathological guilt),失去自我避免的能力。」

陪伴是見證
他提出不要處罰精神官能症者,這會使他們恐懼,退縮到深處。有的以為自己沒有用而自殺,或產生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ur)。他提出:「受苦,不是問題,受苦沒有出路,才是問題。我鼓勵男人去種樹、鋤土、做花圃,女人去洗衣、擦地板。勞力與汗流滿面,是成就感。並且給與誇奬,善良對待,相信他們,他們會往正面發展。」「當一個人的存在,是沒有人在乎,就是會出問題的時候。」

哈斯藍的貢獻,現在已少人提出,是不是人類的科學發展也患歷史失憶?我不知道。我喜愛他說的:「陪伴,是人類受苦的見證。因此我敬畏上帝,看顧這些受苦的人,是對人良善的回應。」阿們,這也是我陪伴失智父親的體會。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