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環境偵探

由極端水文現象,論「治水」不易「防災」的原因


環球暖化,不只使地球氣溫提昇,
並且改變大氣環流,增加空氣中的含水量、低空的雲含量,
進而造成很短時間內,會驟下豪大雨,
這稱為「極端水文現象」。
這現象背後的因素非常複雜,使降雨
在時間與空間的變化,
與過去的型態不同,
增加許多的不確定。
要減低豪大雨造成的災害,
絕對不是現今有限的治水技術
就可以解決的。
那應該怎麼辦?


「每次下大雨、作水災,治水工程的成效,就被懷疑。老師,怎麼看這事?」學生問道。「治水不是只有工程,而是洪水之前,仔細分析;洪水之時,提供準確資訊,與努力救災;洪水之後,充份檢討。將每次的淹水,當成學習的機會,以做下一次的改進。」我靜靜的說道。

從學理上,由颱風下大雨到水災產生,會經過以下七個環節,每個環節𥚃,還有許多機制。除非每個都懂,否則治水一定不全備。這七個環節如下:

1.颱風的行徑與雨量預測。目前颱風行徑可由氣壓與風速分佈,準確的預測,甚至6-10天前,就可以預測。但是颱風所携帶的雨量,很難知道。需要量測到颱風中雲的「溫度」,目前無法確定,所以颱風的風易預測,雨難評估。第一個環節,我們就很無知。

2.降下豪大雨的位置,完全無法預測。颱風進入內陸,受到地型阻擋,雲受熱對流上升,溫度下降,低於凝點,就下大雨。地型變化太複雜,很難預測豪大雨會集中下在哪些地區。這是「氣象預報」不等於「洪水預報」的原因,這是科學上,最難突破的部分。

3.治水,是以上游整治最優先。下雨後,雨水要迅速「入滲」到土裡,這是最重要的防災。最佳的入滲在山區,山區要有森林保育,才有第一步減少洪水的果效。所以治水,一定是從河川上游的森林保護,邊坡穩定,與野溪維護天然,開始。若從河川中、下游治水,是捨本逐末,一定失敗。

4.中游的整治,將河水迅速排水。這時河道要寬大、浚深,才能迅速排水。但是,平時不要亂採砂石,岸邊亂堆垃圾,侵佔河川地,或河中淤積物太多,不利通水。台灣農田水利的功能,在這時看出,將河水引上岸,成為日後的灌溉水,與用水田蓄水。若破壞這農田取水功能,蓋再多的蓄洪池都沒用。

5.下游整治:要有疏洪區,滯洪池、高低灘、洪水平原、紅樹林濕地等緩衝區。排水不足時,要有地理空間,作洪水驟至的緩衝區。但是,近代都市大都在河川下游,都市發展大量使用緩衝區,使居住地方,直接承受洪水。

6.都市排水整治:近代都市發展,是在疏洪道蓋大樓,少有滯洪池,砍去紅樹林,道路亂鋪,阻礙排水;建築物方位亂設,擋住排水;都市水路加蓋,排水溝垃圾一堆,電纜線來排水溝內亂拉等,處處阻礙排水,當然容易造成淹水。

7.海濱低漥地退讓:所有整治的技術,都無法整治臨海低漥區。面對極端水文,海平面一公尺以下的陸地,人應該退讓。那是海水倒灌,排水難洩之區,我們承認除了馬達抽水,以石油換洪水,完全無力整治。

同學,治水的智慧,在對大自然的對手,心存敬畏。治水的關鍵,不在自己的能力,而在自知能力不夠。治水的法則,不在將水排走,而在與水共處。面對極端氣候,不要使自己的反應變得太極端,冷靜一點。每次的水災,都是我們的學習。

治水不需太多經費,而是持續,年年進行。治水需看事系統性的人才,而非尊在某一長處。治水需要自知不足,而非吹噓。

Go top